受中国版“星链”首批卫星发射成功消息提振,8月7日A股开盘后,军工电子板块大涨。航宇微(300053.SZ)涨幅近7%,移为通信(300590.SZ)上涨近5%,上海瀚讯(300762.SH)、航天智装(300455.SZ)上涨约4%,纳瑞雷达(688522.SH)、中海达(300177.SZ)上涨近3%。
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版“星链”——“千帆星座”首批18颗商业组网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以“一箭18星”的配置升空入轨,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发展迅速,正在赶超世界领先水平,民营航天成为重要力量,但在卫星的制造和发射成本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万亿级市场规模正在形成
今年7月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
从上游的卫星和火箭制造到中游的发射服务,再到下游的卫星应用和运营服务,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正在形成,实现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
2023年,我国近百颗商业投资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同比增长15%。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超过2700亿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362亿元,卫星通信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
低轨卫星是目前我国部署的重点方向。低轨卫星的运行高度通常在2000公里以下,与高轨道卫星相比,具有“低延迟、低辐射、低成本”的优势,且传输效率更高,信号覆盖不受地域限制,可在沙漠、森林、海洋这些地面通信基站和云服务器难以覆盖的地方发挥优势。
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的概念最早由科技富豪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于2014年提出,该公司拟用4.2万颗卫星取代地面通信设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价格较低的卫星宽带服务。截至目前,Starlink“星链”在太空中拥有约5500颗卫星,SpaceX已经证明卫星通信和互联网服务在商业航天中的可行性。
另据介绍,太空轨道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规则。据估计,地球近地轨道总共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而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已经占据约十分之一的空间,并在持续增加。此外,包括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卫星互联网计划。
伴随着中国版“星链”的大规模启动,整个商业航天的产业链规模也有望急速扩大,资本期待看到巨大商业航天市场的出现。卫星及部组件研发制造、通导遥终端与网络设备、网络运营和卫星运维、行业应用与增值服务等产业将因此受益。已有券商研报称,参考SpaceX估值21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规模。
光大证券指出,根据中国现有星座规划,2023至2033年的十年间,预计将有超1.2万颗卫星被发射,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市场空间可达8313亿元,带动超过6万亿的地面设备市场和近5万亿的卫星服务市场。
单颗卫星发射成本高达200万美元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千帆极轨01组卫星的发射,首次实现了我国平板式卫星批量化研制以及一箭18星的堆叠发射,实现了与SpaceX相似的技术路径。
林宝军强调,我国航天技术迅速赶超全球领先水平,但在成本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他援引数据称,目前国内1公斤的卫星发射成本大约是1万美金,按此计算,单颗低轨通信卫星的发射成本约为200万美元,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SpaceX发射单颗低轨卫星的成本仅为75万美元左右。“当卫星的发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就能持续推动成本降低,并实现快速发射组网。SpaceX现在就是产生了规模效应。”林宝军对记者表示。
林宝军认为,要把通信的核心网搬到天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发展卫星通信网络的应用场景,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此外,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易动宇航创始人CEO沈岩对记者表示:“要降低卫星的发射成本,可以参考马斯克的思路,也就是极简的设计方案以及尽可能多地进行火箭回收。”目前我国已经有多家民营火箭公司正在开发可回收的路径,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实现回收。
他还表示,在资本市场为每一次发射成功狂欢的同时,更应该冷静思考,要有足够的耐心。“我认为以很高的成本去确保一次发射的成功并不是可持续的,对于失败的宽容更有助于打磨更具有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的产品。”沈岩说道。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伴随着GW星座、千帆星座等计划日益成熟,以及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建设落地,火箭与卫星从设计到制造都紧密联系,能有效地降低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我国商业卫星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火箭发射能力或将日渐提高。
近年来,各地政府也在密集发布推动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利好政策。去年年底,上海已经印发了《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
按照《计划》,上海将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地面站、测运控中心、应用终端等自主建设能力;构建多结构产业基金,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