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北京降下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本轮降雨全市平均降水量100.5毫米,降水总量16.49亿立方米,北京市内形成水资源量4.78亿立方米,其中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实现百分之百拦洪。在本轮降雨中,北京市各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排涝减灾和有效滞洪效益,全市水利工程运行平稳,河道(河段)均未超警戒水位。
市水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本轮降雨,北京市内形成水资源量4.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2亿立方米、地下水3.46亿立方米,蒸发0.24亿立方米,土壤入渗量14.93亿立方米(包括地下水)。同时,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斋堂水库、大宁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实现百分之百拦洪。其中,密云水库来水量3431.33万立方米,相当于多了17个昆明湖的蓄水量。截至昨日8时,本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35.48亿立方米,较雨前增加0.47亿立方米。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副主任阴悦表示,在本轮降雨中,北京市各水利工程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通过科学调度、有序放水,使得各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排涝减灾和有效滞洪效益。本轮降雨中,全市水利工程运行平稳,河道(河段)均未超警戒水位。”
据阴悦介绍,北京城区有着“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排涝格局,其中,“西蓄”指利用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调蓄玉渊潭以上洪水,永引渠山区及西郊砂石坑周边27平方公里的百年一遇降雨所产生的700万立方米洪水全部就地蓄滞;“东排”指疏挖东部下游河道,由北运河承接“东排”的任务,使中心城区排水通畅;“南北分洪”指通过南、北护城河将中心城区洪水分别向南部凉水河和北部坝河、清河分洪,减少洪水对市中心区的威胁。
现场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水位上涨70厘米
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只见周边树木葱茏、花草繁茂,不少老年人在悠闲地散步,显然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公众休憩游玩的首选场所。中心的大湖除了水位略有增高外,全然不见前一天大雨滂沱的痕迹。
“本轮降雨,石景山区八大处、古城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已经达到大暴雨量级。我们根据气象预警、水文预报等信息进行科学研判,充分利用西郊雨洪调蓄工程主动承接了石景山古城、北新安、老山等地区的地面产汇流、雨洪水共40万立方米,确保了石景山地区雨洪水顺利蓄滞,减轻了城市核心区的防汛压力。”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副主任阴悦说,蓄滞的40万立方米让水位上涨了70厘米,“而这些蓄滞的水也不会白白流走,坑底下有渗水管,将会慢慢回补地下水。”
阴悦介绍,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前身是开采砂石形成的“大坑”,上世纪90年代砂石坑停止开采后,这里一度成了倒卸建筑渣土、生活废品的地方。但其透水性良好的砂石结构和现存的坑塘结构,与蓄洪工程“一拍即合”。2014年2月,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正式在这里破土动工。2017年4月正式建成。
北运河流域水势平稳无灾情险情
在承接着“东排”任务的北运河北关拦河闸处,奔腾的河水依然在很有气势地“过闸”,水体也稍显混浊。实际上,就在7月30日,北京市水文总站针对北运河流域北关闸断面发布了今年首个洪水蓝色预警。“30日23时,北关拦河闸最大洪峰流量为756立方米/秒,确实达到了预警的标准。”北运河管理处副主任周洪利表示,面对洪峰过境,北运河管理处早已做了充分准备。
“强降雨前,北运河各涉河工程停工、涉河活动停止、涉河游船采取吊装上岸及进船坞固定等方式进行避险;在河道闸坝进行河道腾容380万立方米等等。我们还会同香河水务局进行联合调度,王家摆闸坝瘪坝运行。”周洪利介绍,在洪峰来时,北运河管理处按照防汛预案要求,调度相关闸门。“北关分洪闸为敞泄,北关拦河闸为控泄。最高峰时,北关拦河闸7孔闸门抬升0.8米,去年‘23·7’时最高抬至了1.5米。目前随着降雨结束,抬升高度已经降到0.4米。”
周洪利表示,目前北运河仍在行洪中,流域水势平稳,无灾情险情发生。不过,降雨时产生的地表径流会将大量垃圾等漂浮物带入河道,河道行洪水流流速加大,也会导致大量水草被冲刷后汇集漂浮在河道中,不但影响水质,还会对水面环境造成影响。“下一步,我们将及时开展河道水质检测及水环境维护保障工作,保障河湖水环境。增加重点区域、重点地段保洁人员,增配打捞船只及传送带,提高水环境保障作业效率,及时恢复河道水环境。同时,还会与香河等地协同,启动拦蓄尾水工作。”周洪利说。
文/本报记者 解丽 实习生 杜水静 吴怡欣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