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如何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充实?在此,小编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帅澜医生为大家给出妙招。
假期日程巧安排
生活越规律,孩子的配合度越高。家长如果希望孩子井然有序完成每天的事务,首先要帮助其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包括常规的作业、阅读、学习时间,以及兴趣班的活动时间,如周一下午游泳课、周三下午美术课等。一旦形成了然于心的默认常规,孩子便可配合高效完成。低龄儿童则可以通过简易文字、贴画的方式,每天简单安排2-3件事。
良性沟通很重要
家长可以趁假期时间充裕,与孩子多聊天。对于亲子关系有点紧张的家庭,“好好说话”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与孩子交流过程中,注意聆听,保持眼神接触,专注听他们说话。同时,应避免指正,不要下意识纠正孩子的错误,建议重新表达一遍孩子讲的事情,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所在。
在交流过程中,可以示范情绪表达,如“如果我是谁,这时候我会觉得如何”;也可以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如“这时候你是什么感受”;或引导孩子识别情绪,如“你说到这里嗓门变大,显得有点激动,你感觉到了什么”。
培养兴趣和爱好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兴趣爱好是一个人维持情绪平稳和缓解压力的“利器”。而如今,情绪平稳的能力是一种财富。如何才能有效缓压、获得好心情?
答案就是:制作一份“缓压清单”,列举自己喜欢的各种兴趣爱好。从事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正性情绪生根发芽、负性情绪烟消云散。需注意,吃美食、买东西、玩电子产品等,不归于这份清单。
尝试掌握新技能
家长应当多留心一些心理认知能力训练。例如,孩子如果缺乏时间观念,可以培养其基本的时间知觉,并借用沙漏、定时器、闹钟等工具,练习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延长完成任务的专注时间等。
与学习相关的能力很多,不止死记硬背、上辅导班,也不仅仅是保持专注力,孩子的自控力、工作记忆、组织条理性等,都影响着其学习技能的发挥。
助人为乐好锻炼
所谓“助人为乐”,可以是帮助家长做些简单家务,也可以报名参加某类适龄工作的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给予孩子一定的指示、安排、要求,孩子自然而然地能够获得锻炼。
现实生活的任务可以促进大脑功能发展,无论家务,还是志愿者工作,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也给予家长充足机会来表扬、肯定孩子。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