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4日,接到高邮市委宣传部新闻办副主任刘定猛的通知,让我参加中央电视台来高邮拍摄端午节专题片的活动。6月15日下午,我随摄制组来到北海桥头销售鸭蛋的现场,我的任务是扮演居民挑选高邮鸭蛋的过程,并回答央视记者有关腌制咸鸭蛋的一些常识。
今年6月3日,又接通知,告知央视新闻13频道要来高邮拍端午专题片,准备找一个民居做汪曾祺笔下的“十二红”。在汪迷部落文学社副社长陈玉华的建议下,选择了位于汪曾祺纪念馆附近东台巷128号的谭建明家。谭家是座三上三下的老楼房,有一个种满花草的庭院,室内布置古色古香,环境典雅,很能体现高邮普通民居的特色。
第二天大早,汪迷部落文学社胡荷芳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菜。午后,厨师张建龙及时来到谭家,家常“十二红”对于张大厨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
在客厅,大家围桌而坐,厨师张建龙对餐桌上的“十二红”,形象生动地作了点评:“十二红”,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说,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中的“红”,一是菜品本身的红,二是上了色的红;也就是说,每道菜都是红色的,或者是接近红色的。汪老讲“十二红”中炒红苋菜、油爆虾和咸鸭蛋是必须的。“十二红”包括:烧仔鹅(头红)、烧鸡子(冠红)、烧黄鱼(眼红)、炒长鱼(血红)、炒虾子(全身红)、盐水虾(身红)、炒苋菜(叶红、汤红)、咸鸭蛋(心红)、洋花萝卜(夹心红)、西红柿(熟红)、红豆粽子(点点红)、樱桃(珠红)、枇杷(皮黄红)、醉虾(心头红)、炝肉(肉红、上色红)。“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一个约数,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在高邮,这些菜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在经济困难时期,抑或人少的时候,炒个韭菜就充当9个菜了。
《端午的鸭蛋》是当代作家汪曾祺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了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高邮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颈部、手腕和脚腕上;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的形状,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汪曾祺笔下的贴五毒、贴符现在基本上都不兴了。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放黄烟子,已基本失传。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端午节儿童穿老虎兜和老虎鞋,挂菖蒲和艾草避邪等,汪老的《端午的鸭蛋》都未提及。
汪曾祺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高邮鸭蛋还出双黄甚至三黄。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远不如高邮的多,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汪曾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鸭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做的豆腐。汪曾祺家虽然富裕,但其祖父一只咸鸭蛋也能分成两顿吃。
端午节,我们这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母亲、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也有调皮的小孩,玩起“碰蛋”来。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过去的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萤火虫也成了稀罕物了。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读书的情景也只能成为遥远的故事了。
高邮的土壤造就了汪曾祺,汪曾祺也造就了家乡高邮。汪曾祺已经成为高邮一张不可多得的响亮名片。央视这次就是冲着汪曾祺和他的《端午的鸭蛋》来的。家乡给汪曾祺太少太少,而他对家乡的反馈却是无限的太多太多,高邮家乡人沾汪老光沾大了,连我也沾上了汪老的光。
文并供图/姚维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