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走走停停》近日上映后收获好评。在《繁花》宇宙里叱咤风云的胡歌,在《走走停停》中变成工作感情双双失意沮丧返乡的北漂青年吴迪。影片中处处碰壁笑料百出,在层层戏谑笑闹的外衣下,每个看似零散的节拍都嵌套着“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这一母题,淡而不寡静水流深的叙事让人眼前一亮,也显得余味悠长。
走走停停,允许一切发生,因为没得选。即便你不允许,很多事依然会发生,何必硬拗姿态战损自己。
“35岁”“北漂”“潦倒”“返乡”“无业”“啃老”……吴迪的每一个标签都与“宝总”反向折叠,生活的苟且纷至沓来发动无死角攻击:
返乡后他像熟悉而陌生的闯入者,在县城固有的秩序与观念中亦步亦趋,不被父亲理解,找工作被嫌弃,拍摄电影逐梦却被电视台移花接木当反面教材……但是,这些“窝囊”和“拧巴”总被吴迪轻拿轻放,累了倦了先停下来,既不违和也并不可耻。
影片中失意的不止是吴迪,想走出去看看的电视台记者冯柳柳、遗憾年轻时没去报考北舞的吴母、年老后无所事事的老话剧演员李远、开了10年出租车找不到方向的妹妹吴双……都是失意者。
用回顾的视角把不同的人生际遇交织呈现,会发现遗憾与碰壁往往无从避免。影片没有试图消弭这些矛盾与障碍,而是大方自然地呈现出来,任人捧腹围观、咀嚼、解构,各有所感,一笑而过。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允许一切发生未必是最优解,但至少简单而有效。走走停停,做勇敢快乐的人,因为有得选。
既然可以快乐,可以选择定义想要的人生,为什么不呢?生活的样子取决于你,快乐与否也是,但需要足够勇敢,这恰恰是选择的意义。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是废柴青年之外该电影另一个角度的素描。影片中,生活迥异的几个人用爱发电,组成了吴迪零成本拍电影的草台班子,拍摄时状况频出,但勇敢迈出那一步后,大家眼里都有了光——
吴迪彻底摘下面具放下包袱悦纳真实的自己;吴母成了儿子电影的女主,圆梦拿下最佳新人奖;吴父通篇骂骂咧咧,但为了老伴未竟之梦,扮成吴母背影完成了电影拍摄;妹妹吴双勇敢朝热爱的事业进发收拾起了行囊;冯柳柳则选择去北京看看,尔后又回来组建了新家庭……
有人逝去,有人远走,有人归来,有恋人未满,有夙愿得偿……随心而动,随意而安,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我们或许都无法成为想成为的人,但那又如何?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不必泥陷在他人的目光里。
影片通篇都在反套路,没有大开大合,没有煽情造作,如一杯白水,各品各得其味,每个人都能从中映照出自我的某个棱角,并重新认识自己。
譬如,吴迪的境遇并非当代青年的生活图鉴,却精准抓住了很多人的痛点:何必纠结于卷不动又躺不平,游离在中间状态不好吗?卷和躺平只是极端形态,走和停之间亦有旷野。
而对于更多在压力与困境中挣扎的人而言,也能得到些许抚慰。谁不是在破破烂烂中缝缝补补,谁又不是某个草台班子的一员,在不同车道交汇,在不同的时区停留,都有各自的风景和意义。
生活的真实面目往往粗粝,丰满的梦与骨感的现实免不了撕扯拉锯,但时光的齿轮片刻不曾停歇,兜兜转转、起起落落、走走停停,总在前行,一路皆风景。
文/明军
图源/电影剧照
编辑/潘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