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孟夏时节,上午9点多,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亭子坝村,空气中已能感受到阳光的灼热。
遮阳帽、口罩、冰袖,站在大学生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验地旁,奉欢“全副武装”指导当地村民田间作业。按照计划,这些工作得赶在中午之前全部完成。
回村十年,田地里的工作,奉欢早已轻车熟路。这些年,她改进大豆玉米专用播种机,补齐了无人机作业的短板;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效率,降低用工成本,2022年遭遇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创造了当年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
此外,她还带动周边三个村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近2万亩,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比传统单一种植每亩多增收1200元,农场案例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
留下来的年轻农场主“我是被我爸拐回来的”
“我还真是被我爸拐回来的。”5月16日上午,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验地旁,奉欢拉开货车车厢护栏,随即打开了话匣子。1997年,她的父亲奉光荣从新疆回到遂宁,购买了遂宁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开始创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
2014年,而立之年的奉欢接到父亲电话:“回来吧,村里需要年轻人。”
电话里,父亲告诉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突出,村里老龄化严重,留下来的人文化程度不高,跟不上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步伐,需要她回来“搭把手”。
当时奉欢就答应下来了,最初只是想帮助父亲把农场发展推向正轨,这不过是个短期工作,并不影响自己再度外出,没想过会一直留在村中。
那一年,奉欢和父亲在亭子坝村流转土地300余亩办起了家庭农场。为了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奉欢和父亲挨家挨户上门协商;为了找人插秧,父女俩每天早上开车将从东禅镇燕窝村雇请的工人拉到亭子坝村。在路上,奉光荣给女儿讲起了过去学农机拜师被人拒之门外,硬着头皮“蹭课”逐渐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能的经历。
这一干就是四五年。
“觉得自己走不了,也不能走了。”奉欢说,在和父亲一起打拼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农场发展和村里变化,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未来,“那就留下来,我相信农村大有可为。”
机械作业+技术创新 创下全国高产纪录
在亭子坝村,奉欢承包了近1100亩土地推行农业自动化生产。
当时,当地正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点,而家庭农场正好有连片的土地,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也算齐全。2021年在政府倡导下,奉欢引进四川农业大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母校西华大学农机装备研究院建立合作,针对川东丘陵地区土地不集中成片、不宜机械化耕作的特点,奉欢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创造条件实现机械化大规模耕作。
长年田间实践,毕业于西华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奉欢找到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的症结,她大胆创新,改进大豆玉米专用播种机,制作复合种植专用除草机,补齐了复合种植无人机飞防无法作业的短板,此外她还针对玉米大豆种植特点,研发集整地、开沟、开种植行于一体的相关机具,申请了多项专利,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种位置可调式收获机割台扶禾装置”发明专利证书。
这些创新发明提高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在2022年遭遇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全国农技中心对其农场的示范基地玉米开展测产验收,亩产玉米617.66公斤。农业农村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大豆进行测产验收,亩产达180.2公斤,创造了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
此外,她还带动附近周边三个村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近2万亩,基地所在村发展村集体经济300亩,辐射相邻3个村发展村集体大豆产业1000亩,带动4个村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比传统单一种植每亩多增收1200元。农场案例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
回乡十年离不开家人支持“农村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采访过程中,奉欢的电话不时响起,她在电话里聊起的,大都与农业生产有关。
村里的生活忙碌而紧凑,最近农忙,她盼着早点到周末,孩子放假可以从成都到遂宁来。
回乡十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他(丈夫)十分理解我回乡发展,也在背后一直支持我,农场里自动化农业的各种文字消息、数据、后期记录都是他在做。”如今,她把对农村、农业的热爱,都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给女儿看,“就像父亲当年希望我回来一样,我觉得如果女儿对农业感兴趣,我是支持的,毕竟农业不仅仅是种地,还涉及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
奉欢说,目前农业机械设备、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除了依然会“靠天吃饭”,她认为农村人的观念,也是关乎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现代化需要有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熟悉和把控各个关键点,这是环环相扣的。这些都要靠年轻人,农村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文/刘虎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