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位于首都核心区,辖区内32个小区多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人口密度较大,物业服务水平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为解决好物业管理这个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体育馆路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积极探索党委主导、居民主体、物业主责、多方联动的工作思路,推动物业管理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引导物业公司弘扬雷锋精神,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提供有温度的物业服务,以小区之治撬动社会之治。
一是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健全物业考核机制。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党员业主代表和小区在职党员等兼任或担任业主委员会成员,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小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有效打破障碍壁垒,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社区治理优势。同时,建立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共建、阵地共用、党课共上、活动共办、工作共抓工作机制,引导物业服务企业融入社区治理,实现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双向互动。落实物业项目负责人到居委会报到制度;依据接诉即办、垃圾分类、居民满意度和社区评价情况,对各物业企业进行量化评分,逐步建立物业“红黑榜”。
此外,探索对每月排名后两位的物业公司,开展物业执法进小区,加大处罚力度。对排名靠前的物业公司,在垃圾分类、充电桩建设、小区绿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罚促改、以奖促优,形成良性互动,切实提升地区物业管理水平。
二是畅通连心线、打通微循环,把问题矛盾化于楼院、止于小区。体育馆路街道各社区均开通了24小时“干群连心线”,对居民的诉求“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立即就办”。
龙潭西里6、8楼曾经热线案件居高不下,社区党委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诉求,与物业公司开展会商研讨,逐条推动问题解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群众对物业的满意度提升了,案件诉求下降了,这“一升一降”折射出的是物业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北宇物业公司坚持开门办公、主动服务。法华南里小区3号楼3单元的李大爷及老伴属于空巢老人,身边无人照顾。在得知此情况后,北宇物业法华南里项目部的客服人员主动的为两位老人提供起力所能及的服务,定期去老人家探望。两年多来,三位师傅始终关心关怀着老人的生活,让老两口非常感动。
三是推进社区议事厅示范点建设,协商解决物业管理难题。完善协商流程和工作机制,开展“月月有协商”活动,组织居民和辖区单位协商解决垃圾分类、电动车充电和停车管理等物业管理问题。
在体育馆路13号院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法华南里社区党委组织小区物管会、居民代表和体育总局机关服务局等多次召开协商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化解矛盾,为13号院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体育馆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引导物业公司把办好居民身边的民生实事作为着力点,坚持“见人见事见面,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方法,坚持“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立即就办”的工作作风,以“一条热线、两件小事”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推动实事在群众家门口办理、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共识在楼门院落凝聚,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