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我们的微电影又要‘开机’了,只不过,这次不是现场拍摄演绎,而是对15部作品进行总结提升和短视频传播转化!”连日来,来自建筑央企中铁四局七分公司的年轻人又开始忙碌了,他们工作之余坐在一起,讨论如何找到原创微电影的核心故事点和年轻人最感兴趣的画面,琢磨年轻人浏览短视频的习惯,再进行二次传播。
平日里,这些年轻人都是公司机关和项目一线的员工,在铺路架桥等建设一线挥洒汗水。脱下工作服,到了“片场”,他们是专业的编剧、导演、摄像、演员和剪辑师。
近5年,该公司党、政、工、团等部门选取有摄影、文学创作、后期制作和表演特长的青年员工,先后拍摄《阳光下的抉择》《伙骑兵》《致敬争先者》《幸福密码》《家的味道》等15部微电影。电影内容由真实故事改编,一线员工出演,拍摄地均在工地。这些作品实现了对企业青年的思政引领和文化浸润。
《幸福密码》系列中的两部《男大当婚》《带着父母建高铁》,以青年员工婚恋和老人赡养关爱问题为创作题材。《男大当婚》取材于该公司服务青年的工作品牌“青年红娘”,由于工程单位的特殊性质,很多青年辗转奋斗在国内外项目,婚恋成了大难题。该公司引导一线项目书记等群体担任“红娘”,线上线下服务青年交友。
时任公司团委书记的90后赵征征担任《男大当婚》编剧,为了让更多青年喜欢剧本,他采取诙谐幽默和夸张的拍摄手法,以一条明线和一条隐线的交织,拍摄一位男“红娘”通过设计求婚场景、传授穿搭技巧、提升异性沟通技巧等举措,帮助男主角找到对象的真实故事。
在赵征征看来,微电影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创作”出某个故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身边的故事。他记得,有一个场景需要在山顶拍摄,炎炎夏日,蚊虫特别多,但大家顶着高温从早拍到晚,没有一点抱怨。
微电影《带着父母建高铁》诞生于山东省海阳市的莱荣铁路建设现场,故事主人公是项目总工程师徐小飞,他在陕西农村长大,姐姐远嫁,由于工作忙碌,他无法照顾住在陕西老家的父母。项目部知道后,特事特办,在宿舍一楼空出一间房,让徐小飞将二老接来同住。
当时,编剧、项目青年员工鲁颖在采访、收集素材时询问徐小飞的母亲:“你到了项目部以后,想不想家?”对方不假思索地说:“人在哪,家就在哪里。”
这句话击中了鲁颖的内心,也进入了剧本台词。“这个故事是工程建设者的缩影,身边人都做着看似普通却又不可或缺的工作。而小家庭对大企业的融入,大企业对小家庭的包容,都体现在了剧本创作中。”
2021年拍摄的《亲爱的战友》讲述了一对夫妻同事的真实故事,负责编剧的85后员工马易难说,在工程单位,夫妻更像是共同作战的战友。在编剧时,主要挖掘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
女主角于艳秀放弃了教师工作,跟随爱人林红岩来到企业,在基层项目办公室工作,项目办公室业务繁忙,相当于项目事务承上启下的“枢纽”。她告诉马易难,自己从来没有为儿子过一次生日。
这给了马易难创作思路,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中,项目将夫妻二人的父母和孩子接到工地,大家一起过生日。林红岩则瞒着妻子忙碌了一天,负责订蛋糕和布置生日现场。
当时,儿子给母亲于艳秀递去一块蛋糕,并说道:“妈妈,你辛苦了。”于艳秀真情流露,流下了眼泪。看到这一幕,在场很多演职人员都在偷偷抹眼泪。
微电影《幸福无问西东》取材自员工休假问题;《伙骑兵》以给农民工送宵夜为创作题材;《西格十三天》深度还原了西格铁路的建设故事,拍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荒漠区的新疆阿勒泰S21项目,该地区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风速3.3m/s,瞬间最大风速28.4m/s,极端高温40.0℃,极端低温零下42.7℃,体现青年的拼搏奉献精神……
在微电影主创团队这群年轻人看来,拍微电影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在工作之余,用受众喜欢的传播方式,把正能量的观点和思想传播给员工。同时,用镜头记录和还原项目建设中每个人成长路上的点滴,也是有意义的。
胡润杰记得,一次在广西崇左市一个项目拍摄,晚上下着大雨,即使一个镜头反复拍多次,小伙伴们依然劲头十足,那一刻,他灵光闪现,想加一句台词来升华剧本:“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他觉得,这就是工程建设者最真实心态的写照。
文/王海涵 王磊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