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千余件馆藏丝路文物完成三维数据采集
中国新闻网 2024-04-03 13:12

记者3日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经近十年探索,以丝绸之路主题陈列布展的该馆,对千余件馆藏文物完成三维数据采集,未来将应用于线上对公众分享和赴外数字化展览等多个场景。

甘肃省博物馆网络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李延强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该馆目前已完成对铜奔马、《金城揽胜图》、古籍《程氏墨苑》、“天下第一简”《仪礼》简和《东汉医简》等1800余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并建立了文物三维数据库,实现对已采集文物的数据管理、功能查询、搜索、对比等功能。

3月28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国宝”文物彩绘木轺车的三维数据采集。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对文物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并非在不同角度拍几张高清照片那么简单,对一些棱角分明、凹凸不平、镂空等大量的文物数据,都要面面俱到,因此进度十分缓慢。”李延强说,面对大量馆藏文物,目前依照其珍贵性、完整性等特点分批次进行三维数据采集,随着未来技术进步,采集速度也会随之提升。

甘肃省博物馆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但受限于展厅面积,平日里只有约4%的馆藏文物有展示“舞台”。

图为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数字化展览赴约旦展出,吸引大批游客参观。(资料图,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全馆馆藏文物是8万多件(套),论单体有35万余件,展出率相对较低。通过数字化展示会大幅度提升更多文物的‘出镜率’。”李延强表示,该馆近年利用大量的文物数字资源打造文物数字化展览,如“丝绸之路文明”数字化展览,已赴俄罗斯、埃及、尼日利亚、蒙古国、台湾等地展出,累计参观量近10万人次。

目前,甘肃省博物馆已将文物三维数据应用于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和《甘肃彩陶》展,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利用OLED屏幕打造的“鼎形铜灯”虚实融合展示技术为全国首创,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效仿使用。

文/冯志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甘肃推动简牍文化持续深入现代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4-07-16
文物影像志 | 竹木春秋 “牍”懂丝路
新华社 2023-11-29
青海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首次走出国门
中国新闻网 2023-10-28
视窗 | 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 千余枚珍贵简牍首次亮相
新华社 2023-09-08
千余枚见证丝路繁盛的珍贵简牍首次亮相
新华社 2023-09-08
视窗|敦煌修复馆藏文物 延续历史脉络
新华社 2023-02-21
历史|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甘肃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综述
国家文物局 2022-05-15
逾500件粤陇文物亮相 见证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中国新闻网 2022-03-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