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冈石窟的保护修复工作中,除了需要工匠们靠着多年经验,日复一日地下绣花功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工作人员们还有了更多现代化手段的助力。依托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不仅能提前识别肉眼无法发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还能将整个石窟、造像和壁画进行数据化存储,将它们“永久定格”。
绣花功夫+黑科技!给云冈石窟做B超
总台记者王曦:现在保护云冈石窟,不仅有老手艺人的绣花功夫,还加上不少“黑科技”。在云冈第16窟里,工作人员正在给石窟做B超。
怎么给石窟做B超?这台超声波测试仪就是给石窟造像量身定制的B超机。遇到结构致密的地方回声快、数值高,而有松动的地方则回升慢、数值低。对于那些出现在岩体内部,类似空鼓这些不易被肉眼观察的病害,做个B超就清晰可辨。
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张少优:我们可能看着表面没有什么破坏,但是通过这个设备能看出来,它是风化比较严重一点的,尤其是空鼓。
记者:在这个机器上体现的是什么?
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张少优:数值比较低,像西壁平均都在800到1000m/s左右。以前都是人的经验,或者敲,或者手摸一摸,会对墙体有一定损坏的,会掉一些粉末、岩石,但是通过我们这种手段,它是无损检测。
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云冈20窟西立佛
随着保护理念与技艺的日益成熟,如今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和研究性保护转变。借助数字化手段,云冈石窟保护修复工作正在变得更加科学,通过数字化采集信息的技术,工作人员为石窟保存数字化档案,真实记录石窟现状,为石窟保护与数字化复原提供重要参考。
总台记者王曦:现在云冈石窟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已经完成了总量的一半,根据采集数据虚拟复原出来的造像长什么样呢?
总台记者王曦:现在我们看见的是云冈第20窟造像,东立佛巍然挺立,西立佛却在1500年之前因为地震坍塌损毁了。今天,我们利用云冈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西立佛残片的数字化扫描数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看到了云冈20窟西立佛复原后的模样。科技赋能云冈石窟保护,不仅让文物在新时代重获新生,同时也让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