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广外街道青年中心·社区青年汇热闹非凡。20名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的营员在这里,通过茶艺表演、手工成果展、集体朗诵等形式,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老师、家长代表展示着5天以来在营地的学习成果与收获。结营仪式上,团市委副书记丁蕾与嘉宾分别为营员们颁发了“体育小健将”“劳动小能手”“金牌学习王”“暖心志愿者”“全勤小明星”等证书。与此同时,全市范围内的各个红领巾成长营地均举办了具有点位特色的结营仪式。“谢谢社工姐姐”“社工老师再见!”伴随着声声感谢与告别,为期一周的社区青年汇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落下帷幕。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地项目已经陪伴社区青少年走过了八年的时间,今年寒假营地为了能服务到更多的青年家庭,不仅在全市16区设立70个营地点位,最长服务时间增加至11个小时,切实解决了青年家庭假期看护难的问题,成为了八年以来覆盖范围最广、设立点位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成长营地。
多类别课程让营地生活更多彩
为了让孩子们在营地度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假期,各级团组织共同发力,根据青少年成长发展特点与需求,着眼于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心设计了多类型、多主题、多形式的课程内容。在思想引导类课程中,聚焦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用“童言童语”开展青春读书会——听《习近平讲故事》、生态文明教育等课程,让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临近农历新年,在传统文化类课程中特别设计了“春节喜洋洋”“有趣的皮影”“古法造纸”等民俗文化体验课程,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内容更是从日常整理收纳到财商意识教育应有尽有,帮助青少年培养实用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文体健康类课程以文化和体育相结合的课程为载体,带领孩子们接触创意扇子舞、朗诵课、即兴表演等不同艺术形式,通过示范教学、实践练习以及分组展示等方式开发青少年的创意思维、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星光自护类课程则通过“假期安全我知道”“安全出行我能行”等有针对性的课程,用情景模拟、知识问答、团队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强化青少年假期安全意识,养成安全出行习惯。
丰富的课程内容不仅为营地的青少年们提供了知识的养分,还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成长,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内心。
多层级联动让营地运转更有序
在社区青年汇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举办期间,市、区、街乡形成多层级联动机制,共同探索搭建营地管理、课程服务、日常联络、安全保障等工作体系,确保营地项目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在营地开展过程中,各级团干部每天都会前往不同点位进行走访,确保点位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在今年寒假的营地点位中,有超过一半的社区青年汇都有过营地项目经验。通过借助成长日志、营地公约、小红花荣誉榜等社会工作工具,引导青少年记录自我成长的过程,促进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通过设立接送卡,确保营员-家长“手递手”安全接送。在营地开展期间,社区青年汇社工还运用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关注青少年全面综合发展。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光合团·社区青年汇利用“大营员+小营员”“高年级帮低年级”的形式,探索形成了营地小组自治管理模式。
多领域支持让营地名片更闪亮
自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项目启动以来,社区青年汇受到了各方资源的大力支持,各区不仅结合自身情况,撬动社会组织力量,协调动员属地资源,广泛链接文旅、科委、消防等部门,匹配、开发独具区域文化特点的特色课程,还充分发挥共青团优势,招募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农学院、华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营地服务。同时邀请了大队辅导员、小学教师等专业教育人员走进营地,加入志愿者队伍。
本次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不仅招募了有看护困难的双职工家庭青少年,也帮助近200个两新青年家庭及困境家庭减轻了假期负担。快递员刘先生的女儿就是今年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中的一员,他说:“孩子每天回来都会和我说在营地很开心,不仅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社区青年汇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不仅得到了各方资源的支持,收获了营员及家长的肯定,更是得到了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各区融媒体中心走进营地点位拍摄素材,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推送、短视频等宣传信息近百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虽已结束,但社区青年汇还将在暑假期间,继续汇集各方力量,共同联手打造一个让青少年满意、让家长放心的成长营地,让这个北京共青团多年传承的“青”字品牌,社会多方关注关心的民生项目更加广泛有效、切合实际地起到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