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作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1月20日上午9时,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作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市政协共完成协商任务47项,立案提案1248件;全年共形成协商成果61份,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部门政策措施,为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2024年,市政协将认真组织实施协商工作计划,围绕京津冀产业协作等重点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政会、专题协商会、立法协商等形式协商议政。同时,市政协今年将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开展提案政协全会“会中办提案”、加大“双公开”力度,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反映群众意愿诉求。
去年市政协形成61份协商成果
十四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报告指出,市政协全年共完成协商任务47项,立案提案1248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78篇,组织各类履职活动1300余次,为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报告指出,2023年,市政协紧扣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协商议政,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养老政策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进行协商,围绕“三条文化带”保护与发展、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与市委统战部共同组织召开议政会进行协商,围绕“两区”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中关村建设、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进行协商,就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围绕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产业协作、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议题与津冀政协联动协商,建立“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常态化机制。
各专委会就相关专项议题召开协商座谈会进行协商。高站位推进提案办理协商,开展“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全媒体访谈,通过提案交办“直通车”等多举措助力“23·7”极端强降雨灾后恢复重建。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深入一线察实情,科学分析谋良策,充分交流聚共识,汇聚真知建诤言,全年共形成协商成果61份,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部门政策措施,为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
此外,2023年,市政协创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助推党政决策部署落实更加有效。探索开展“各界委员齐参与,每月一题聚共识”常态化民主监督,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重点民生议题,组织近400名委员1200多人次参加,助推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监督机制,紧扣市级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落实,听取市场主体诉求、反映意见建议,助力增强投资兴业信心和热情。围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核心区平房申请式退租开展专项监督,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品质提升。
今年将围绕重点议题协商议政
报告提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市政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协商议政、履职尽责,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4年,市政协要坚持把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作为必须始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贯穿全年,坚持把落实协商年度计划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抓手,坚持把助力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广泛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作为政协组织的职责使命,坚持把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报告提出,市政协将认真组织实施协商工作计划,围绕京津冀产业协作、交通综合治理和优化升级、“文旅+业态”融合、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流域系统治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推进“百千工程”、普惠托育服务、首都人口高质量发展、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城市应急管理、外商投资条例制定等重点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政会、专题协商会、立法协商等形式协商议政。
同时,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机制,深化与津冀政协多层次联动协商,以高质量建言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组织协商座谈会协商专项议题,通过提案办理协商会协商重点提案议题,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今年推动建设市政协文史馆
报告指出,2024年,市政协将坚持把助力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每月一题”和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民主监督。就民生领域重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监督。发挥民主监督组优势开展专题监督。研究制定民主监督工作规则,完善监督制度机制。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开展提案政协全会“会中办提案”、加大“双公开”力度,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反映群众意愿诉求。持续支持门头沟、房山区灾后重建,组织开展系列服务群众活动,为群众送温暖、递温情。
同时,坚持把广泛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作为政协组织的职责使命。发挥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凝心聚力,助力做好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工作要求,为各民主党派履职进一步搭平台创条件,发挥政协作为实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推动市政协文史馆建设,发挥京昆室等平台作用,举办具有政协特色的团结联谊活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继续开展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系列活动。充实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顾问队伍,继续开展“知情明政直通车”“走进人民政协,认识协商民主”等系列国情教育活动。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完善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平台载体,加强同国际民间友好力量的交流交往,助力新时代首都民间外交。
报告指出,市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的中心和大局,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重大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以见微知著的眼力发现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问题,以直言不讳的勇气指出问题,提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质量和水平,展现新时代政协组织新担当新作为新面貌。
亮点
去年超九成提案所提建议被采纳
1月20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向大会报告提案工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一次会议以来,各界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提案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全年共征集提案1290件,立案1248件,交办提案均已办复,所提建议被采纳或者部分采纳的占提案办理总数的90.4%。
据悉,提案中的许多意见建议体现并落实到相关发展规划、制度文件和具体工作举措中。如:吸纳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有关建议,本市发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在国内率先打造政产学研协同的数据官培育模式;完善自动驾驶政策法规等建议,为本市制定《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填补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管理空白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设北京博物馆之城有关建议,助推了优化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工作;促进城乡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关建议,推动涉农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式”办理和“一站式”服务;吸收优化“煤改电”补贴申领流程有关建议,东城区、西城区补贴政策由“先用后补”改为“直补到表”,提高了群众办事便利性。
2024年,市政协将强化质量导向,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深化沟通协调,进一步提升办理质效;持续改进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据悉,市政协将持续拓宽知情明政渠道,提升提案工作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各界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牢固树立提案质量意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提出高质量提案。支持委员开展联合调研,联合提出提案。
同时,突出党派提案、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聚焦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热点议题,利用政协全会最高履职形式开展“会中办提案”。组织相同议题提案集中办理协商。继续办好“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等协商品牌栏目。
落实新时代提案工作新要求,总结和固化北京市政协提案工作重要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今年,市政协将修订《提案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提案审查、重点提案遴选和督办、提案办理协商、优秀提案评选和表彰等方面制度机制,为持续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支撑和保障。
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崔述强宣读了《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表彰2023年度优秀提案的决定》。“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北京市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50件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人民团体、界别、政协专委会提案和50件委员提案受到表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