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展挺好玩儿|关于“早放学”这事儿,唐朝的小学生是这样发牢骚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7 17:29

近日,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联合了海内外60余家博物馆、文化艺术机构、学术团体等,在6000平方米的展厅空间展出了500余件组作品,其中包括来自10余省市自治区、35座城市的400余件组一二三级文物,展示丝绸之路上辉煌璀璨的艺术成就。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现场(媒体导览)2.png

寒假必看大展 丝路国宝集体来京“出差”

作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文明系列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聚焦于文明的融合。大展以“序”、“大地”、“人间”、“天空”、“艺术恒久”五个篇章来讲述丝绸之路丰沛的艺术样貌。序篇阐述北京民生美术馆从艺术的视角来呈现丝绸之路所呈现的人类文明。第一章“大地”以“先民之土”、“丝”、“行路难”三个部分来讲述张骞通西域前丝绸之路带给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想象。第二章“人间”以“胡容汉貌”“百态人生”“万里同文”“古乐新声”等五个部分来多角度呈现丝路艺术的多彩多样。第三章“天空”聚焦于精神力量,分为“多元信仰”“佛艺东渐”“化梵为夏”等四个板块。第四部分“艺术恒久”为结语篇,千年丝路上的“瑰宝”有其绚烂,有其消失的遗憾,留下的艺术因人而恒久存在,绽放美好的艺术感染力与精神能量。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现场(媒体导览).png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现场(媒体导览)3.png

“‘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更是艺术之路、文明之路。马蹄阵阵,驼铃声响,多种文化、文明在丝绸之路碰撞,艺术以多种方式在丝路沿途传播,生长演变。”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李峰说。为策划本次大展,策展团队西赴边陲、东临大海,到过15省市自治区、35座城市,行程10万里,洽谈百余家文博机构,考察万件文物。最终呈现的作品,多件属于首次赴京展出,如和田博物馆的木雕柱、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石刻线画山水画石椁及拓片、青海省博物馆的鎏金西方神祇人物连珠饰银腰带、龙门石窟的宝冠如来佛坐像等。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部分作品3.png

如此多的丝路文物集体“来京出差”也属首次,有些作品出于保护文物的角度只能展出3个月,成为2024年寒假北京最值得打卡的展览之一。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部分作品.png

一秒“穿越”丝路 找唐朝“小孩哥”的作业“调侃”

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丝绸之路艺术展“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主要呈现陆上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新疆这一区域的艺术。该展以6000平方米超大临时展览来呈现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喀什、和田地区的500余组件作品。展品既包括来自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10余省市自治区、35座城市的400余组件一二三级文物,许多作品属于首次公开展出。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部分作品5.png

展览从艺术的视角,通过绘画、雕塑、造像、器物等实物,并辅以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多个角度来立体呈现丝路艺术的活力。展览大胆创新融入当代视角,使得现当代艺术与古代文物瑰宝同场相邻、传承与创新时空并存,让观众置身于以往完全不同的“丝路时空”,从而感受文明交融与历史演进的震撼之美,透过文物与当下的艺术创造,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处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所在。为更多关注者呈上艺术机构视角的“何以丝绸之路”的时代答案,全新开启丝路叙事方式和观看方式。

展览名作荟萃,距今约4000年的新疆小河墓地毡帽质朴神秘;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黄金面具镶嵌着奢华的红宝石;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初唐“宝冠佛”重达7吨,宏雄壮丽;龙门看经寺浮雕罗汉像不仅被收入美术史教科书,被盗海外终回归的经历更是充满传奇;赶路的干饭人胡人吃饼骑驼俑描述着千年前生意人的生活艰辛。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部分作品8.png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部分作品7.png

特别值得一提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来自唐代12岁“小孩哥”卜天寿同学抄写《论语》,该件文物名为《景龙四年卜天寿写论语郑玄注》,全长536厘米,除了《论语》作业,他还藏了两首打油诗,他写道:“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过了一会儿,在抄写行将结束时,卜天寿又有了心得,写道:“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嫌)池(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意思“请求先生早放学,回家是孩子最真切的期盼。”仔细看还能看到“错别字”,这件作品充满了童趣,面对“作业”古今小朋友都可以“共情”。

大展还特别联合哈佛大学推出《永宁绝响》多媒体特别项目;联合青海四大古寺之首、700年历史夏琼寺共同推出《坛城沙画》特别项目;联合日本著名学府、近400年历史龙谷大学共同推出柏孜克里克第15窟特别项目。同时,龟兹研究院首次复刻克孜尔石窟第8窟、全新呈现第38窟,观众走进“一比一还原”的洞窟之中,一秒“穿越”到丝路。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开幕现场6.png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览现场(媒体导览)10.png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副主任吕晨晨向记者介绍,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为本次展览专门带来了数字艺术作品《数字洛阳》,同时这次展览也是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第一次和中国的博物馆合作,能够把哈佛大学的作品带回来,与中国的观众见面、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亮相,希望数字艺术与历史文物在展览中交相辉映。

据悉,展览已于近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7月13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AI点亮“丝绸之路” 西安原创大型实景AI科幻视觉展《寻迹西域》开展
西安晚报 2024-07-16
西城区金融街文化艺术体验中心挂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0
图记|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美术馆神游夜”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赏读|丝绸之路文学不同于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阵阵驼铃声,煌煌丝路展
将行 2024-03-31
寒假看展遛娃,别错过1300年前的国宝“小学生”作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1
看展之余还能领“福”盖章,春节期间京城美术馆迎来观展高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0
观展|“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