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方案》主要从药品生产、临床用药、药品流通、宣传引导、废弃药品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
尽管药品浪费现象由来已久,但近年来相关情势发生很大变化,更加凸显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当前药品经由网络销售得到普及,与线下销售相比,网络销售量更大、销售距离更远,药品浪费现象更严重,危害也更大。再如,近年来抢购药品屡成风潮,成百盒药品随意扔弃等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多部门就遏制药品浪费推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可谓正当其时。
由于药品生产流通链条很长,遏制药品浪费容易顾此失彼。在民众大量抢购药品时,一些地方尝试过药品拆零销售,但药品包装太大,拆零后卖不完导致的问题十分棘手。针对民众倡导按需用药很有必要,但在医生大量开药、药店频繁诱导顾客多买药等背景下,这类倡导就难以发挥作用。倘若仅针对一个环节进行治理,哪怕措施再得力,也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遏制药品浪费,应该在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严堵漏洞。
包装不合适是导致浪费的原因之一,推行药品适宜包装,利于从源头减少浪费。一瓶100片包装的药品即使患者天天服用,在天气潮湿时也容易变质。患者发烧,整个病程通常只需服用一两粒退烧药,但一盒十几粒数十粒退烧药吃不完,余药往往只能等着过期。药品包装里三层、外三层,拆包装犹如剥笋,这类套娃式包装也比较常见。要想减少“药盒里的浪费”,首先就得把好药品包装关。
强化临床用药和药品销售管理,才能堵牢导致浪费的中间漏洞。尽管公立医院普遍取消了药品加成,但“大处方”仍然比较普遍。此外,当患者患有多科室疾病时,不同科室的医生开处方缺乏协调,也会导致重复开药。药店搞买药品赠药品或满十打折等活动,以及推出“家庭必备、免费治疗、免费赠送”等诱导性营销内容,也容易造成家庭药品浪费。在线上,一些短视频带有浓厚的商业味发力“卖药”,导致顾客所购药品远超所需。
废弃药品收集销毁渠道不通畅,也是亟待化解的一道难题。过期药放在家里,家人尤其是孩子容易误服,随意扔弃则会污染环境,甚至可能再次回流到社会。只有建立起统一且规范的废弃药品收集销毁渠道,才能严密堵牢这个末端漏洞,避免药品浪费演变成过期药危害。
药品浪费导致医保基金和患者背负更加沉重的药费负担,对健康和环保的影响更不容低估。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减少药品滥用危害、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等,无不需要尽快遏制药品浪费,并且只有全链条治理,才能做到不遗漏洞、不留死角,进而形成遏制药品浪费的长效机制。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