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6天,我们将迎来2024年元旦,而这一天,也是北京明令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的第一天。历经两年的政策过渡期和数月的集中置换,违规电动三四轮车2023年年底前全面退出的目标实现在望。而随着这些影响交通安全的违规车的消失,出行平安将成为即将到来的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俗称“老年代步车”,是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代步工具。这类车辆既不能注册登记申领号牌,也不能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而一些不良商家打出“价格便宜、操作方便、无需牌证、遮风挡雨、不用验车”等噱头的广告,吸引部分市民特别是不少老年人购买使用。
这类车辆普遍被设计成窄车身、轻底盘、高车体,缺乏基本的安全配置,车身强度低,外部、前后都没有防撞吸能结构,内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儿童座椅接口,车辆稳定性差,行驶中容易发飘和倾斜。车辆出厂前也未经过碰撞测试,安全性能无法保证。据交管部门统计,2022年,北京共发生由电动三四轮车引起的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今年的亡人交通事故统计显示,这类车辆驾驶人自身死亡率为71%,70%的驾驶人年龄在60岁以上。治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非法上路、乱停乱行等顽瘴痼疾,净化交通环境,保障出行平安已经势在必行。
面对市场保有量较大、一些市民使用已较为习惯的现实,清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难度可想而知。让市民充分认识到这类车辆对出行安全构成的危害不容易,让使用者愿意把已使用多年的车辆置换成合规车不容易,在置换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尤其不容易。面对这些严峻挑战,是选择“先破后立”,还是选择“先立后破”,成为考验城市管理者的一道必答题。
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检视北京清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所经过的历程,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推进线:202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并设置为期两年的过渡期;2023年8月,北京市商务局和市城市管理委启动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回收处置体系,协调实体回收店,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和设立社区回收服务站等形式,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便民回收服务。
随着过渡期截止日期的临近,市交管部门组建350个宣讲团深入社区、村镇、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活动,引导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主提早淘汰处置违规车辆。2023年9月,北京市教委等部门发布《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将严格查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等接送学生违法违规行为,通学定点公交车开始试运营。
用过渡期避免简单的“一刀切”,用便捷的置换平台力求让市民少跑路,用面对面的情景演示纠正普通市民对违规车的“安全幻觉”,用解决市民切身需求的努力打消一些群众的抵触情绪……“立”的是出行平安的生命至上理念,“破”的是图一时方便的侥幸心理;“立”的是“早淘汰,早安全”的合规车便利可及性,“破”的是违规车置换的流程障碍;“立”的是交通出行的安全与效率并重,“破”的是超大城市出行难题的淤点。先将出行平安的理念立起来、贴心置换的服务搞起来、定制公交的线路跑起来,淘汰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也就迎来了水到渠成的一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淘汰处置违规三四轮车已进入最后几天倒计时,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松气松懈。对有关部门来讲,要坚持先立后破啃下“硬骨头”,对于个别还在观望的市民来讲,应及时行动起来积极配合处置工作。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出行平安就将成为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