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现金分红指引》),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以下简称《章程指引》),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规范运作指引,明确操作性要求。
监管层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和决策机制,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形成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氛围。
投资回报是对一定时期现金流贴现的预估,实际回报决定投资者行动的时间偏好。A股长期被诟病的概念或者热点短炒行为,短时间大幅上涨的股价提早兑现了投资者预期,巨大收益将投资者时间偏好大大提前。热点题材的短炒本质是不稳定的零和博弈,总会有投资者在当中受损。
相比一周时间就能实现30%、40%甚至更大涨幅,年化百分之几的股息率便显得有些鸡肋。
近五年来,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8.2万亿元,年度分红金额已开始超过当年股权融资额。2022年共有3291家沪深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金额2.1万亿元,股利支付率(32.5%)和股息率(1.97%)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处于中上游水平。
但股息分红依旧是一个存在结构分化的市场,A股拥有高股息分红率的上市公司还是太少。根据Choice(软件名)统计,去年年报股息超过5%的上市公司不到200家,多年稳定在5%的则更少。从持续性方面看,海螺水泥、大秦铁路、工商银行等47家公司连续3年的股息率保持在5%以上。
最新发布的《现金分红指引》和《章程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比如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当达到百分之四十。此举能鼓励更多A股的好公司进行高股息分红,吸引更多长线投资者和海外投资基金。
为了让政策效力充分发挥,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加大舆论方面的宣传,传递市场定投高股息率个股的优秀投资案例,引导长线投资者的合理预期。目前,A股事实上已经出现了高分红上市公司的板块群体。另一方面,一些强周期的分红政策要注意持续性,平衡企业经营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毕竟股息投资也没有保本保息的承诺,上市公司股价会因为向下的周期和经营趋势而下跌。比如海螺水泥一直都有比较高的股息分红,但受水泥市场不景气影响,股价最近两年表现并不好。对于周期波动大的个股,管理层可以“削峰填谷”调剂分红比例,以年化股息值为参考,在经营形势好时多分红。
最后也要警惕个别公司利用政策,为大股东“输血式分红”。比如有些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的“铁公鸡”,突然一次性大额分红;还有上市公司大额分红后股价大涨,控股股东突然减持等。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较高等情形,投资者以及监管层应保持警惕。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