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一牧场经营困难,拖欠400多万元债务还不上。北京四中院法官赶赴现场强制执行,发现进口牛养殖难度大、转移有风险。为了发挥最大化价值,法官决定现场“活封”,由被执行人继续经营,当获得收益后再进行还款。于是法官穿上灭菌服进牛棚对300多头进口奶牛进行登记。
养牛场经营遇难题欠400多万元还不上 如法院执行活牛“搬家”风险高
夕阳西下,北京四中院执行法官李建勋大声清点着,面前是即将被查封的活牛,身旁是如数家珍一般介绍活牛养殖情况的被执行人田先生。然而在8个小时前,田先生还在谈判桌上与申请执行人文东一方争论不休。
据了解,山西大同地处世界养殖业发展黄金纬度带,气候高寒冷凉,有天然的畜牧业发展优势,也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十余年前,田先生瞄准市场的需求,从国外引进了一批知名品种进口奶牛,又通过技术改良培育了本土新品种牛,经农业科研指导和多年的育种工作,成了当地乳肉兼用牛重点育种项目。“我们的牛肉接近和牛品质,牛奶甚至可以对标国际上的优秀奶源。”田先生介绍。
在田先生牧场的经营过程中,文东在国外技术联络、设备供应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在牧场经营的鼎盛时期,文东还出借了400余万元,助其进一步扩大规模。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牧场债务叠加、目标市场萎缩、员工逐渐流失等因素,牧场经营开始走下坡路,对于文东的400余万元也长期无力偿还,双方最终对簿公堂,牧场被北京四中院判决返还出借款并支付逾期利息。文书生效后一段时间,田先生仍旧分文未还,文东于是向四中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经过调查,牧场如今并无其他具备执行条件的财产,只剩几百头活牛。“要查封吗?查封后要转移吗?能卖吗?卖了牛还了钱可牧场以后怎么办?”李建勋法官接手案件后,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这些棘手的难题。
执行实践中,活牛处置的案例并不多,上百头牛的处置先例更不多见,况且涉案活牛并非普通品种,其饲养难度大、配种条件多、患病风险高,搬离了原饲养环境极易导致其价值贬损,是十分“娇气”的财产类型。
为此,李建勋法官大量查阅了鲜活财产处置案例和活牛养殖专业知识,了解了涉案品种牛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饲养条件和易发病,明确了活牛强制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处置和保管问题。带着研究后制定的执行方案,李建勋带着法官助理、书记员一起赶赴山西大同。
早上9点,李建勋一行和双方当事人准时在牧场会议室碰面。沟通在一开始并不顺利,文东的代理人与田先生一方在会议桌两头对峙了起来。
为发挥最大价值 法官进牛棚“活封”300多头牛
李建勋感觉到,田先生似乎对双方之间关系的变故有些耿耿于怀,同时觉得自己辛苦多年养育的牛即将不保,这些都挫伤了田先生履行义务的积极性。
事实上,涉案牛潜在商业价值大、业内竞争优势明显,牧场并非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仍然具有抢救的必要和可能性。
“我们经过研究,最后决定‘活封’这批牛!”李建勋拿出了执行方案,对田先生表示,文东已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必须对牧场财产采取查封措施以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案涉牛到了任何地方,都不如在田先生的牧场中实现的效益高,将牛原地“活封”在牧场,虽然不能对其采取转移、变卖、抵押等处分,但由田先生来发挥这些牛的最大价值,继续尝试经营,才能稳住牧场未来发展的“基本盘”。
“想想过去,其实双方本来也没有多大矛盾,大家也要看到对方好的一面。”李建勋继续宽慰道,“既然你们牧场有着独一份的优势,我觉得也可以再努力一下!” 此时,文东一方也同意,只要能够及时还款并用牛做担保,便自愿减免牧场的逾期利息。经过3个多小时的沟通,在法官的见证下,双方最终协商达成了分期和解协议。
法官当即穿上灭菌服就扎进了养殖区。一排排牛棚干净整洁,每只牛犊都住着恒温小单间,食桶里满是草料,还有不少青年牛正在场地里散步,看见有陌生人到来,先是好奇地凑上去,然后又慌忙地跑开。
牧场目前有300多头牛,除了几头脾气暴躁的待产母牛,剩余三百头都是本次“活封”的对象。每头牛均佩戴耳标,李建勋一行逐个确认了每一头待查封活牛,根据牛耳标上的编号将它们登记在册。
“我们这都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品牌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田先生陪同着法官一行完成了清点,并不时地介绍着养殖情况。大约5个小时后,所有的待查封活牛全部清点完毕,李建勋将查封公告和查封财产清单张贴在了牧场院墙上,完成了本次查封。
以“活封”破“死结”,北京四中院的善意执行举措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和支持,不仅化解了彼此心中的“一口气”,帮助双方重新积极对待债务履行,同时也最大程度保全了牧场资产,避免了牛因“搬家”导致的生病、死亡风险,助力牧场休养生息,为未来复苏和长久经营积势蓄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