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期待全球性方案
经济日报 2023-12-04 09:45

在正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在各方探讨化石燃料使用和能源转型问题的同时,资源循环利用、经济适应性转型等话题也成为关注焦点。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变难题、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路径。伴随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亟需打破区域国别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绿色循环效益。

面对绿色转型压力,在能源转型无法有效贡献减排的领域,循环经济正勾勒出减缓气变的另一半蓝图。德国修订法律促进家电、旧汽车、电池、饮料包装等回收利用,阿联酋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不仅节能降耗还可再生出新的清洁能源,丹麦“工业共生体系”下实现了废气废料再利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绿色转型中闪亮的新增长点,甚至成为疫后经济复苏关键举措之一。据测算,到2030年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带来4.5万亿美元的额外经济产出。

与此同时,各国循环经济发展又往往桎梏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缺乏全球化考虑,难以建立起更大范围内的国际合作。譬如多国已在国内采取加强塑料回收利用措施,但当联合国推动制定《防治塑料污染条约》建立全球塑料回收利用体系时,却因各方在目标进程、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而进展缓慢,包括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在内的部分化工大国坚持采取分国别策略治理塑料污染。还有欧盟试图推进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也因其中对可回收性、再生含量等的设定,影响到与欧盟开展经贸合作的各相关方而引发争议。

此外,当前部分发达国家仍未正视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造成气变历史责任、发展需求和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采取循环经济举措时,往往忽视负面外溢效应,忽视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与面临的困境。例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解决碳泄漏、推动碳循环为所谓的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未就相关技术安排达成全球共识,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既没有能力也缺乏资金和技术,建立与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水平相当的核算体系,难以保障与欧盟碳核查要求相符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变相形成了掩盖在气候变化措施下的“绿色贸易壁垒”。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此次COP28的规模堪称历届之最,来自16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人士参会,期待国际社会利用好这一平台和机遇,在减少塑料污染、发展循环型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强政策对话、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促进技术融合与标准互认;同时也期待各方发挥智慧,探索将循环经济纳入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等已有的第三方平台机制,为循环经济发展探寻全球性解决方案。

文/杨啸林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以竹代塑”,为全球气候行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9
国家发改委: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
澎湃新闻 2024-06-22
欧洲经济低碳转型面临大考
经济日报 2024-05-11
中方:COP28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中外高校青年学子相聚北京 探讨中国和欧盟如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OPEC急了!反对COP28讨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呼吁聚焦减排|COP28观察
​第一财经 2023-12-11
全球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
人民日报 2023-12-06
以决心和智慧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新华社 2023-12-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