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将于11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正式拉开帷幕。首日邀请到中国新艺术音乐女歌唱家、创始人龚琳娜,举行《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
11月22日,龚琳娜于演出前在京举办“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分享会,龚琳娜携龚锣新艺术乐团,为现场及通过网络观看直播的观众,演唱了《茉莉花》《蒹葭》《大地的母亲》三首曲目,让大家抢先感受“龚式”音乐的感染力。
即将在北展剧场举行的国风音乐会,以民间音乐为主。龚琳娜表示,国风中的“风”,是从《诗经》而来,所以音乐会中会唱一些《诗经》的歌曲。经常去全国各地采风,龚琳娜收集了不少“宝藏”民歌,也会在这场音乐会中呈现。
《诗经》中的《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广为人知。龚琳娜与龚锣新艺术乐团将其改编,也将在这场音乐会上演出。另一首闻名世界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江南小调,是一种温柔的唱法,但在东北就是完全不同的风格,龚琳娜与龚锣新艺术乐团为观众呈现的则是东北风格的《茉莉花》。
“其实也是想通过这样一场音乐会,传递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现在民歌离大家已经太远了,很多城市人不听民歌了,我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带动观众一起唱一唱不同的发声方法,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是怎么运用嗓音的,通过和观众现场的互动,让大家爱上民歌。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我一样会去不同的地方采风,所以我会给大家讲一些采风路上的故事,并且把歌带出来。”
《大地的母亲》是龚琳娜在四川凉山雷波县采风之后创作的新歌。她在采风过程中发现,比如去彝族采风,彝族的歌很好听,但当地人唱的是彝语,这就难以传唱,于是龚琳娜决定在民间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拿到歌词的汉语翻译后,龚琳娜邀请音乐制作人张羿凡在不改变彝族曲调、歌词的前提下进行改编,改编之后可以让音乐家开口演唱彝语伴唱,模仿当地彝族男生来唱这首歌,最终形成以城市民谣的方式重新演绎《大地的母亲》。在这次的国风音乐会上,她们将第一次与现场乐队共同完成演唱。
龚琳娜表示,这次的音乐会希望观众把注意力更多放在音乐本身,所以这场音乐会,没有华丽的舞台、炫目的灯光,希望可以保持音乐会的纯度,让大家更多去“听”,用声音描绘一幅一幅画面。
《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将是第九届“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的首场演出。11月24日,由《披荆斩棘2》后再度受到关注的新加坡歌手、音乐创作人黄义达带来2023“烈风”演唱会;11月25-26日两天则由有着“钢琴圣手”之称的世界钢琴巨星马克西姆带来《2023臻选·马克西姆古典跨界钢琴演奏会》。
此外,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启,由俄罗斯文学巨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改编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将于12月28日-2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