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要打防并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16:0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多发态势,近四成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11月1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审判白皮书》,针对近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作出调研统计和实证分析。

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广受关注的今天,上述白皮书提供了多种重要信息,比如从2023年收案情况来看,案件数量出现反弹,反映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多发态势;在处罚上,刑罚程度整体较轻;超1/3涉案信息与公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直接相关;被告人超半数供职企事业单位,不乏高学历、高职务,等等。

这表明防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早已入刑,《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完善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但相关案件数量非但没有减少还出现反弹。究其原因,与事前防范不足、事后处罚偏轻有关。这提醒有关方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要打防并举。

特别是近四成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令人吃惊。以往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主要用于商业推销,比如部分商家利用买来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推销,其不良影响主要是对公民造成电信骚扰。而上述白皮书显示,近四成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则表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极其严重。

所谓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意味着相当多的公民个人信息流向“黑市”,变成了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工具,比如有人通过这种信息对公民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有人利用这种信息精准实施诈骗。近年来,不少人遭遇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就缘于个人信息被泄露,流入到不法分子手中变成作案工具。

所以,要想进一步打击公民个人信息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关键要从源头入手,即严防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其一,凡是涉及收集、处理公民个人信息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通信运营商、金融投资企业、保险公司、房产中介、教育机构等企业,都要守土尽责,严防“内鬼”泄露客户信息用于违法犯罪。

其二,有关部门既要对上述相关行业企业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加强监督管理,防止上游企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对下游违法犯罪活动,如违规提取公积金或办理信用卡、代收代写学术论文、暴力催收讨债、发送招嫖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盗窃存款、敲诈勒索、绑架、故意伤害等,加大打击力度。

另外,公民也要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捍卫者。既不要随意提供个人重要信息,也要对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说“不”。如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已经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原则、处理规则等,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操作,公民要懂得依法进行维权,这也是防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重要方面。

也就是说,从个人到相关企业,从有关部门到司法机关,都应该从上述白皮书反映的情况受到警示教育。比如,针对刑罚程度整体较轻的现象,不妨出台指导意见提升刑罚力度增强司法震慑力。再如,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既要追究责任人即被告人的法律责任,还要对企业严厉惩罚使之付出沉重代价。

希望有关各方都从白皮书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织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不给不法分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机会。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警惕!“内部人”把手伸向个人信息
工人日报 2023-08-31
设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处罚,织密信息保护法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有何特点?北京高院通报
央视新闻 2023-08-23
内部泄露是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主源头!北京披露最新数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8-23
5年来 北京法院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219件 有案件涉及个人信息数量破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3
5年来 北京法院判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分子294人 北京高院:从重惩处各行业“内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3
公安部: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近三年破案数连破新高
央视新闻 2023-08-10
公安部发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