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峰:让AI应用驱动业绩增长 百融云创做对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14:31

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AI 2.0的时代浪潮自此搅动。目前,海内外对于AI产业的追逐已经从通用大模型逐渐走向产业落地的新阶段,哪家厂商率先开展商用便等于手握AI下半场的入场券。

mmexport1700115569351.jpg

11月14日至15日,在摩根大通于香港举办的2023年全球TMT大会上,百融云创创始人兼CEO张韶峰在主题演讲中探讨了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他以从业者视角讲述如何让AI技术在垂直场景落地生根,在通过AI产品和解决方案为用户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持续帮助企业自身兑现业绩增长的“双赢”战略。

“要做真正的引人瞩目的创新应用”

“在追赶底层技术研发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和思考如何开发应用场景。”张韶峰说道。

目前AI产业正在朝着两个方向演进,一是纯粹的技术研发层面;另一个是商业应用层面。在张韶峰看来,从技术面上来说,目前中国的底层原创能力还处于追赶海外的状态,但是在应用层面,中国的创新力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的确,根据《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中美两国引领、主要国家激烈竞争的总体格局。其中,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创新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同时,张韶峰也坦言,在狂飙突进的AI 2.0时代,中国的AI创业公司、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相关产业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真正实现创新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警惕行业衍生泡沫的风险。

作为从业多年的AI老兵,他提醒道,行业需要的不是复刻一版底层的所谓foundation model(基础架构模型)产品,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引人瞩目的创新”,唯有独到的创新才能在应用场景中找寻到商业价值。

张韶峰表示,根据过去多年的行业积累发现,AI技术与商业用户产生强烈共鸣需要关注两大方面,第一AI产品及服务能否持续使用;第二是否能形成闭环的行业信息积累,从而使得模型能力更加专业、强大。他强调,在国内,第二点尤为重要。

据了解,百融云创已经深耕垂直行业近十年,成立之初以AI赋能金融行业起跑,随着大模型、AIGC等技术的崛起,百融云创的“AI+”触角正在向更多领域延伸。资料显示,通过将决策式AI与生成式AI彼此增强,百融云创实现将AI技术在银行、消金、保险、电商、汽车、物流、票务、能源和建筑等多个行业的逾7000家商业机构有效落地。

“除了降本,更重要的是为商业机构增效”

谈及如何让AI技术发挥实用性,张韶峰表示,无外乎两点:除了最为人乐道的降本之外,还需要直接创造增量收益。他表示,百融云创在实现降本与增效两个领域均有探索,其中后者越来越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事实上,像百融云创这样为商业机构创造增量收益的公司并不多。”他表示,百融云创对于客户的要求是,说出你的KPI,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完成KYC(了解你的用户)和KYP(了解你的产品),自动触达客户,与客户交流,从而完成其KPI。

张韶峰说道,对于很多垂直行业来说,一个显著的现象是15%的客户贡献了80%-90%的收益,其余部分客户难道不会创造价值吗?显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挖掘这部分客群所花费的人工成本要远大于其创造的增量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商业机构追逐头部客户,而不得不放弃中部、腰部客群,因为做了不如不做,得不偿失。

面对商业机构的上述痛点,百融云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语音识别、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等技术与垂直场景结合,借助AI智能助手将决策式AI+生成式AI赋能到智能客服、智能营销、存量运营等业务领域,来帮助商业机构实现降本增效。

那么,具体如何挖掘存量客户的增量价值?张韶峰以银行机构为例介绍道,一个理财经理的管户数是有上限的,但是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其中部及腰部客群可以是成千上万的,如果仅凭人工服务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百融云创的做法是通过AI智能语音机器人等产品去触达这些存量用户,在进行智能交互过程中,会借助决策式AI的力量进行数智化洞察,再通过生成式AI制定完整的营销和运营策略,最终实现私人银行般的服务。“这相当于帮助银行机构批量化招聘了数十万名中等水平以上的理财经理。”张韶峰说道。

但是上述智能营销解决方案的实现知易行难,除了源于近十年的垂直行业积累之外,还需要AI技术上的不断精进,比如百融云创基于Transformer架构搭建算法模型的智能语音机器人对于客户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可以每日进行超过亿级规模的自动交互,这在业内几乎找不到竞争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百融云创以BaaS(业务即服务)业务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国内采用者寥寥,但是对于百融云创来说却成为了造血能力最强的业务板块。根据中期报告,百融云创的BaaS业务上半年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金融行业云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55%;撮合资产交易规模212.62亿元,同比增长72%。

另据中报显示,百融云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达2.07亿元,同比增长121%;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27亿元。这一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成为其上市迄今最靓丽的一期中报。

AI 2.0时代潮涌,凭借AI技术深耕垂直场景的百融云创正迈向收获期。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AI应用落地提速:大模型开花 小模型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13
创业黑马“AI应用伙伴计划”正式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朝阳区启动星地AI应用孵化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AI程序员上岗,垂类大模型应用迎来井喷期
北京日报 2024-04-07
财报超出预期 百融云创官宣加强回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7
百融云创股价放量大涨 AI应用料刺激业绩增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AI转场多模态 百融云创率先推出全新智能代码生成工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6
李韶峰:经手千余案件鉴定零失误
法治日报 2023-10-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