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该法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监督管理的兜底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贯彻落实新出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今天(13日)联合发布一批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共12件,对于监督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统一正确实施、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实现良法善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据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在全国开始试点探索,自2019年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2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497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9件。
近年来检察机关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难题,积极有序探索开展专项监督,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得到综合治理。如最高检针对非处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用药安全问题,先后指导江苏、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地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成功推动一些大型药企率先开展药品说明书“无障碍”改造,增设电子二维码、语音提示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采纳多位常委会委员的意见和最高检的建议,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37条对药品说明书问题作出强制性规定。
检察机关还重点针对公共无障碍设施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无障碍设施被改变用途、非法占用、损坏,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未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建设、改造无障碍设施等问题,以磋商、听证、检察建议等多种手段督促协同相关部门整改到位。主动与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对接衔接,建立协作机制,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督促协同、补充兜底的制度功能。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持续以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高质量发展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满足更多群体在更多领域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真正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让爱无‘碍’共享美好生活”。
文/记者 程琴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