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11、12日,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8小时话剧《静静的顿河》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
本剧上一次进京,是四年前的2019年。此番再来只有两场可观,却依旧京城震动。
本文特约戏剧人李龙吟、剧评人张敞一叙观感。
没有完人,只有活人
◎张敞(艺评家)
哥萨克人的命运就像战马
《静静的顿河》小说之前一直没看过,这次我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全部看完了。
格里高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读小说时我就特别同情其中的战马。《静静的顿河》写了很多战马,在战场上累死、被打死、被杀掉。这些战马是没有思想的,无论哪方军队在骑它、哪个人在骑它,它就是完成自己奔跑的使命。其实格里高利某种程度上很像一匹战马,他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是任由背上的主宰——一种理念或者一种命运,驱乘着征战沙场,最后倒在战场上。
再有,就是读到小说的最后,他拥抱着他的儿子——他的女儿得白喉死了,这个时候他们全家几乎在一年当中死掉了所有人: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老婆、他的哥哥、他的嫂子、他的情人……只剩了他的小儿子和他的妹妹。这时我在想,如果我是这个小孩子,我知道这一年当中发生了什么吗?我不知道。但是为什么我的命运是这样的?为什么我眼看着我所有最亲的人在我面前全部都死掉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格里高利其实也像这个孩子。他最后是被红军开除掉了,像一个流寇、土匪一般到处逃亡,后来战马也送给了别人,他偷偷回到家,等待他的命运可能就是非常残酷的,可能会被杀头或者被枪决。当他抱着他的孩子在哭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孤立无援,他们都面对命运束手无策。
这是我的两个感受,我觉得他又像战马,又像孩子,这让我内心非常地震动。
我看过一个资料,说俄罗斯1923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有80%的男性没有活到战后,都在这当中牺牲掉了。有一句话说:“战争没有考虑到你们是孩子,只是向你们残酷索取。”所以他们就这样自己没有任何过错地牺牲掉了。
天下的水都是相通的
《静静的顿河》是写凡人的小说,这也是我感受很深的一点。
文学巨著改编成话剧,有它的不可改编性。越是好的巨著,它改编成剧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你深深爱着《红楼梦》,你就不会认为任何一版《红楼梦》的改编是最好的。这是其一。我觉得《静静的顿河》也有这个特征。
其二,我觉得由巨著改编的戏剧作品,衡量其是否成功,其实看是否完成两个功能:
第一,看完这个话剧之后,我们有没有因为受到话剧的感染,想回头去翻阅这本书。我认为这版8个小时的《静静的顿河》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们非常有兴趣想去读一读小说原著。
第二,它是不是让原著当中很多精神和人物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这版话剧《静静的顿河》有没有做到?我认为它部分做到了,80%。我不会给他满分。
比方说这些人物,格里高利,他从出场的时候是个毛头小伙,到之后备受命运的摧残、战争的摧残,全面失败,到最后他走到人生的终点,他的精神面貌和他的形体,其实在舞台上可以再进步。
还有父亲,他在原著里是一个非常具有真实感的小人物。到舞台上,我发现演员演得非常好,导演也给演员很多时间让他表达他的情感,让他去独白,给了他很多的戏。而这些在小说中都是没有的。
我就在想一个作者他写一个人物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个人物出来是个瘸子?他其实力量没有那么强。当然我也同意导演对这个人物的改造,并不是说一定要按小说里面来,怎么塑造这个人物、给他什么性格,不是这个意思。但我觉得格里高利后来在战场上获了勋章、经过了非常多的痛苦回到家里,这个时候他得了荣誉,已经拿到了家里的话语权,成为真正家长一样的人物。家长不再是父亲,其实这是舞台的侧重。
然后嫂子达利亚也是我很喜欢的人物。她有她的悲剧性,在家里所有的重活、厨房里的活都是她干的,然后彼得去战场了,她其实代表了这个村子里很多的女性——她们生活中没有丈夫,丈夫们全在战场上,出去了常年不回来,她其实也有真实的人性的需求。最后她得了病注定连美貌也要失去,她选择了在河里面自杀。我们也并不会鄙视她,并不会觉得她是个很讨厌的人物,作者其实给了她很多的怜悯之心。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认为天下所有的水都是相通的,今天的顿河和哈尔滨的松花江、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和北京颐和园、北海的水也是相通的,所以看《静静的顿河》不是看这个剧,其实是看我们自己。根据录音整理(有删减)
供图/美国队长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