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发展已进入“注重增量的结构调整与存量的提质改造”阶段。
在这样的时代发展大势下,如何深思城乡演进中的历史环境再生之道?
日前,由中国建筑学会、同济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建成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围绕上述议题展开了讨论。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保护发展观正深入人心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致辞中表示,今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次会议选取“管控与创新——城乡历史演进中的历史环境再生”为主题,体现了建筑遗产保护界对历史环境与城乡发展关系的思考,也是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回应与实践。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王凯发现,这是自己“当周第三场参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会议了”,可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最近这一个时期里,受到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是多年来难得的非常好的形势。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已经有40年的历程,王凯略作回顾,“保护对象在不断地扩展,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大量的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这些都是建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基因、塑造特色风貌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今,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在遗产本体之外,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立足整体保护与展示、注重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更多关注人文环境、文化生态的保护和传承,是王凯对历史环境保护和再生的几点新认识。“探索一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融合之道,依然任重道远。”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应当是有生命力、有活力的,要成为当下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同济大学教授伍江指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活化,管控是底线,创新是核心。
他所理解的创新,不仅要有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发自内心地认为保护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内容;要有方法上的创新,研究怎么规划、怎么修复;还需要法律体系上的创新,专业的制度、规范、标准都要真正能够深度对接保护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注意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保护发展观正在深入人心。对于建成遗产保护,从消极保护到积极保护,从教条式的表象认知到批判性的本质领悟,从旧有的技术定势到新型的技术融入,从专家圈子的单打独斗到相关领域的广泛参与,从“大拆大建”到“留改拆拼”,从复古守旧到尊古创新,从单一秩序到多元共生,一系列现象都在清晰表明,保护与再生的理念、方法和途径正在不断更新,学界、业界与全社会的互动正在不断增强。
尽管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保护与再生正面临着复杂的权益博弈和利害冲突,挑战艰巨,推进困难,常青和他的同事们却坚信,“通过各种实验性的探索,一定会找到具有适应性的解决思路、策略和路径。因为历史环境蕴含着巨大的综合价值和文化驱动力,正等待着我们去尝试启动、再启动,让我们相遇切磋、协同前行。”
“认真保护遗产文化遗产才会更有尊严”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年10月29日,我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1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
今年9月,好消息再度传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公元10世纪,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发现和认识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后续来到的傣族等各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这一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时至今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什么?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申遗进程的见证者。他告诉与会者,“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从萌发申报意向、被列入预备名单、提出申报到正式入选,前后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这个过程深化了我们对世界遗产价值的理解,也让当地的乡亲们看到了坚守传统的可贵。”近年来,普洱茶价格持续走高,但乡亲们硬是守住了传统,坚持以不使用农药的方式维护整片茶林。
今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终获成功。“十一”黄金周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纷至沓来。当地的同仁告诉单霁翔,这不仅让当地人看到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硕果,也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茶林和布朗族、傣族村寨得到很好的保护,当地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近几年,单霁翔一直在为“中轴线申遗引领下的北京老城复兴”奔忙。经过多年努力,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脊梁”的地位愈发凸显。尽管沿线城市景观有所改变,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等在布局上亦有所取舍,但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基本完整,两侧平缓开阔的格局“守住了”。如今,漫步在中轴线上,每段景致都各具特色。
回首来时路,单霁翔感慨,无论是保护还是利用,都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是把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经过我们的城市、经过我们的时代,传给子孙后代。”
单霁翔强调,文物保护不是政府的专利,更不是文物部门的专利,而是亿万民众都应该有的权利。“要符合亿万民众的心愿,就要给他们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受益后,才会认真保护遗产。当大家都认真保护文化遗产了,文化遗产才会更有尊严。”
“眷顾过去亦映射当下和未来”
多年来,在很多上海市民的心目中,同济大学教授章明的名字总是和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紧紧联系在一起。
此番参与研讨,章明不仅带来了自己多年参与历史建成环境再生、文物保护利用等工作的心得,也带来了他和团队参与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四期过程中完成的一些具体案例。
至今,章明依然记得那条黑臭的河。还在同济大学上学时,每次从学校出发、往市中心方向走,当空气中传来某种熟悉的味道时,章明和同学就知道“苏州河快到了”。“2008年,苏州河经过三期治理之后才不臭,但苏州河周边的状态在改造、再生之前并不理想。”2017年,章明团队正式参与到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四期的相关工作中。这一次,工程的主要任务终于不再是治臭,而是提升整个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的品质。章明团队的首要任务是改善苏州河黄浦段(从外白渡桥到南北高架绵延3公里)的公共空间品质。
在章明的心目中,苏州河是上海近代历史的讲述者、民族工业兴荣的见证者,更是市井生活百态的记录者。于是,他们在整个空间系统规划中,为苏州河黄浦段定下几个目标——精致的水岸步行带、浓缩的海派风情博览带、典雅的艺术景观带、多元绿色的生态休闲带。
在细化提升方案的过程中,章明特别强调要坚持“城市历史信息的透明叠合”,要让整个历史建成环境,重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团队为此还提出了三个基本概念:循脉潜行、锚固游离、向史而新。
“循脉潜行”指的是要把历史脉络分析清楚。
“锚固游离”指的是在理清场所背后隐匿的时间剖断面之后,引入新元素。在改造实践中,新介入的元素始终要保持对既有环境的尊重,以一种清晰可辨的、避免和既有环境附着粘连、和老的部分形成对比性并置关系的方式,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
“向史而新”是章明团队对城市有机更新一以贯之的理念。在他们看来,城市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看待过去的态度,“城市建成环境总是处于变化不息的时间之流中。时间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留下痕迹。我们的工作要把蒙在历史信息上的那些浮尘拭去,把整个历史环境中有价值的信息尽力地保留好、保存好,形成丰富的体验和时间的厚度。”
如今,“设计流露的传统情感看起来那么熟悉,但有点陌生;设计的细部既是对过去的眷顾,又是对现在与未来的映射”,已成为章明团队推进相关设计工作的基本态度,也融入了苏州河黄浦段的每一处更新中。
“整个建成空间重新被赋予活力,被赋予当代价值,又可以看出它只属于苏州河边、属于黄浦段、属于所在的空间。它和任何一个其他城市的滨河、滨水空间都不一样。”章明说,这就是他所理解的“传承”。
革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催生历史环境再生新生态
随着讨论不断推向纵深,与会者不仅对“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强化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观点达成共识,也不约而同注意到,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革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可以催生历史环境再生的新生机、新生态。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向义海提出,在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还需进一步统筹好五个关系——
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加强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利用,通过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赋能城市。
处理好文物事业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关系,文物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契合时代,点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衔接传统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既要注重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技法,更要强化科技支撑,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法。
抓好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和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的关系,加强跨领域、跨学科人才的破圈融合,重视各类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协调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发挥好智库作用,鼓励专业机构和人民群众一起参与文物保护。
上海工匠、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谷志旺长期致力于城市更新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主持完成上海玉佛寺、上海音乐厅等保护修缮工程。
据他介绍,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给业界带来了一个重要启示,即历史文化建筑信息的完整保留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呼吁,借助科技的手段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日常体检,进而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预防性保护体系。
文/柳森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