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会熬猪油吗?
吃饭做菜,顿顿离不开食用油,其中,猪油在国人餐桌上,更是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葱油拌饭、猪油渣炒青菜、猪油蛋黄酥……一个字——香!
但油红是非多,最近几年,关于猪油的争议屡见不鲜。
有人认为,猪油是心血管杀手,更是癌症催化剂,能不吃就不吃;也有人觉得,中国人祖祖辈辈都吃猪油,一勺猪油五副药,不正说明它有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吗?
那么,猪油对我们的身体到底是好是坏呢?
中国癌症高发,都是猪油惹的祸?
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动物油脂,猪油的营养价值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含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构成相对丰富。
比如维生素,一勺猪油含有1000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仅次于鱼肝油。而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机体生长和维持骨骼健康。
再比如脂肪酸,一勺猪油含有5克饱和脂肪、5.8克单不饱和脂肪和1.4克多不饱和脂肪,猪油中不饱和脂肪的含量,介于黄油与橄榄油之间。
猪油超过40%的饱和脂肪酸,会把油脂、淀粉及纤维素融合,使菜肴变得更为酥、脆、润、滑。
但也正是由于富含饱和脂肪酸,猪油被越来越多的人打上了“不健康”的标签。
饱和脂肪酸,很早就被怀疑是心血管疾病背后的重要推手,有研究发现,它对体内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存在拉升效应。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机构的研究则显示,用植物脂肪替代动物脂肪,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以极大地改善血脂。
而长期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在中医看来,猪油具有滋养五脏、健脾养胃、润肠通便、养肺止咳等功效。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我们的饮食中,脂肪的来源实在太多了,肉、蛋、奶、坚果、饼干……大家每天摄入的脂肪,早就远远超过健康推荐量,常吃猪油,已然弊大于利。
至于猪油致癌,在长时间大火熬制的情况下,猪油不仅会发黄、发苦,还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的确有致癌的可能性。但对于一般情况,并没有传出明确致癌的说法。
猪油不是不能吃,只不过是要少吃。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0%。普通的成年女性,每天大概需要1800千卡热量,全部转换成猪油,就是50克。
如果你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脂,更要严格控制猪油的摄入量。
哪种油最健康?橄榄油吗?
食用油中,99%以上都是脂肪,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
油的脂肪酸可以分为3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3种脂肪酸,都是人体必需的,但需求量并不一样。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我们摄入的油脂中,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最好小于1∶1∶1。
那么,动物油和植物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等,到底哪种油最健康呢?
其实,没有哪种油是十全十美的,每种油都有自己的营养价值,吃油要牢记3个数字:
避免只吃1种油
不同的油应该换着吃,且要根据脂肪酸的构成不同来换。
比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而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茶籽油和橄榄油,脂肪酸构成类似,换不换区别不大。
每天不超3瓷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克。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日烹调油的摄入不超过25克最好,起码不超过30克。不管是哪种油,家里喝汤用的白瓷勺,全天最好别超过3瓷勺。
5种烹调方式
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烹调方式,也可以借助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空气炸锅等工具,用好了都有助于省油。
另外,某些食物如面包、鸡蛋,会吸取较多的油,最好少用煎炸的方式。
真正不能吃的是这3种油,
伤肝肾、易招癌!
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食用油拆开很久了却还继续用,不用完不罢休。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食用油的保质期一般都是18个月。
而且,一旦开封就会大大缩短使用期限。有研究曾将新开封和开封3个月、半年及一年的食用油对比,结果发现,开封3个月的食用油,就已经严重氧化酸败,不适合吃了。
开封超过3个月还没吃完,相当于在我们身边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用它来烧菜,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
有时候放久了,还会出现哈喇味,其实这就是氧化反应的结果,说明很可能已经产生了醛类物质和酮类物质,长期食用可能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因此,如果用油量不多的话,还是建议购买小瓶装的油!
2、反复煎炸的油
中国人崇尚节俭,尤其是老一辈们,把“省”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炸完鸡翅、油条,一锅油总舍不得扔,于是下次接着用来炸丸子,简直想要用尽每一滴油。
千万注意!食用油在反复使用后,很容易产生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致癌物。
而且,还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概率。
其实,可以将宽油炸改为少油慢煎,或者使用空气炸锅,这样既不浪费油,对身体也好些。
实在觉得浪费的话,炸制后的油过滤密封保存,其实也可以拿来拌面、做馅或者烫青菜、做辣椒油等,总之别再反复高温加热,另外记得要1周内吃完。
3、小作坊的“自榨油”
不少家庭对土法自榨油特别偏爱,觉得这种油更健康、更正宗,味道也更好,甚至愿意花高价去买。
殊不知,这种自榨油最容易存在健康隐患,由于从选料到加工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监管,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
黄曲霉素作为一级致癌物,危害可想而知,毒性相当于《名侦探柯南》中屡次出现的“苦杏仁味”毒物——氰化钾的10倍,更是“宫斗杀手”鹤顶红的68倍。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