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送达覆盖率达75%、试点推行执行案款二维码收款、六成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解决在诉讼前端、近九成民商事案件通过网上立案……10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北京法院营商环境6.0版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晒出“成绩单”。
调解成功案件与速裁结案32.3万件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介绍,北京法院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包括6大方面35项改革举措。
北京法院在提高审执效率上实现新发展。健全“多元调解+速裁”及诉源治理新机制,加大诉前调解力度,提高简单案件诉前调解成功率。加强对审判态势的动态监测,针对上升势头明显的案件类型,主动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的沟通对接,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他透露,今年1至9月,全市基层法院调解成功案件与速裁结案32.3万件,同比增长13%,60%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解决在诉讼前端;其中,多元调解成功案件12.5万件,同比增长70%。
小额诉讼案收费标准降至10元
同时,北京法院继续深化小额程序适用。去年,北京法院率先通过联合发文的形式,将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降至10元。今年,进一步制定《小额诉讼程序指引》,加强对程序适用的引导和宣传,在法律框架内,让更多诉讼主体用最简便的程序、最低的诉讼成本、最快的速度解决纠纷。安凤德介绍,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5.5万件,平均审理用时仅为法定审限的一半。
与此同时,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法院在工作中细化审判流程节点管理,落实关于延期开庭的规定,严控案件庭审次数。进一步完善一、二审衔接机制,统一上诉案件卷宗审查标准,加快各流程节点衔接,提高上诉卷宗移送和二审立案审查效率,全市法院上诉案件移转天数同比下降12%。审判效率方面得到全力提升。
司法拍卖处置财产2.28万件
此外,北京法院持续推进电子送达,方便人民群众高效参与诉讼,电子送达覆盖率已达75%,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首次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缩短至77.6天。通过司法查控专线,车辆查封、解封在线办理效率提升50%。依法加强对待处置财产的调查、公示和拍卖力度,提高财产定价效率,规范司法拍卖行为,财产处置力度更大。
安凤德在会上透露,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通过司法拍卖处置财产2.28万件,同比上升36%,成交金额209.1亿元。
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同比增长150%
安凤德在会上表示,北京法院依法加大知识产权案件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提高酌定赔偿标准,发挥惩罚性赔偿遏制侵权、激励创新的作用。今年1至9月,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50%,涉及侵害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多类纠纷,多起案件判赔金额超过1000万元。
在涉外纠纷方面,北京法院推进涉外商事审判工作与智慧法院建设深度融合,建设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中英文网站,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更加便利的诉讼服务。
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成立两年来,委托调解组织调解涉外商事纠纷308件,案件涉及美国、德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调解情况下调解成功率达到85%,调解平均用时仅为28.4天。
推动解决异地京牌小客车处置难题
北青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京津冀三地高级人民法院签订框架协议,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协作领域。完善跨域立案服务,共同推进多发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探索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建立知识产权司法资源信息共享、知识产权大保护同频共振、司法宣传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健全跨域司法协助、跨域重大案件处理、跨域生态环境修复等一体化司法保护机制,推进执法与司法联动互动。深化执行联动,拓展异地执行协作、委托事项办理范围,建立异地财产联动处置与联合执行机制,推动解决异地京牌小客车处置难题。
近九成民商事案件通过网上立案
据安凤德介绍,今年1至9月,北京全市法院网上立案32.4万件,占同期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的89%。同时,北京法院完善律师服务工作机制,推广使用“律师事项申请”“一码通”等服务功能,提高律师参与诉讼便捷度。今年1至9月,为律师提供开庭排期自动避让服务25.1万余次,为律师提供“一码通”服务12.6万人次。北京法院持续优化“云法庭”功能,今年1至9月,北京全市法院网上庭审27.3万次,涉及案件32万件。
同时,北京法院逐步推进升级在线退费功能,方便符合条件的案件当事人实现不到现场即可完成退费。提升执行环节诉讼服务水平。探索扩大执行案款线上发还适用范围,畅通缴费渠道,试点推行执行案款二维码收款,推进胜诉当事人权益便捷高效兑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