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萍
1
七月,我和小狄在英国旅游。从伦敦北上,一路风光很美。她说,发了很多照片到和父母的聊天群里,她爸妈一点反应都没有。
我说我妈就更气人,不但好像没看到我发的,还自顾自说自己想说的,都是夏天天气热,注意不要吃这个,或者注意不要吃那个。
我们两个说,引以为戒。咱们不能对孩子这样,说一句“很美”有那么难吗?
昨天娃在聊天群里发了一张照片,他还说了一句,天有异象。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图片精度有问题,构图也有改进的空间,但我控制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回复了娃的“异象”说:“这是圣人将出吗?”
算是努力幽默了一下。
但说完我又有点不甘心,加了一句,“要注意安全啊,敬畏大自然。”
2
前几天和泽敏、小窦喝下午茶,点了一个提拉米苏蛋糕,分成了三份。
她们把自己那份吃了,到我吃的时候,泽敏说:“等一下,你不要把蛋糕分开,要一口吃掉。”
小窦也说:“因为每层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要配在一起才好吃。”
看到她们认真看着我吃蛋糕、希望我能享受最完美的口味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叮嘱娃的自己,瞬间笑出了声。
这一笑不要紧,把蛋糕表层的可可粉全部吸到自己的喉咙里,差点当场挂掉。
后来我们说,闺蜜之间互相“当妈”没有问题,消耗掉一点我们的精力,而且我们彼此能够理解“为你好”这个深层的心理机制。
如果这样叮嘱娃,娃很可能一气之下不吃了——这是我北京朋友分享的故事。她女儿应聘北京一个电视台的工作,她只说了一句,自己认识电视台一个记者,可以帮着问一下,她女儿立刻说——我不去了。
啧啧,真是太难了。
3
我偶尔听说,娃的同学和他借钱,我就开始琢磨,要不要告诉这个同学的妈妈。
觉得应该告诉,孩子们读大学,都有生活费,借钱很可能是因为乱花钱,乱花钱是个大事。如果我的娃和别的孩子借钱,人家的家长知道了,我还是希望能告诉我。
又觉得不应该告诉,娃也没和我说。如果我告诉了这个同学的家长,这个同学的家长批评了这个同学,这个同学反过来告诉我家娃,那么娃肯定会批评我多管闲事。
犹豫不决之间,我找到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咨询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这两个孩子成年了吗?
——成年了,大学四年级了。
——那关你什么事呢?
——嗯嗯,懂了。
咨询师又讲了一个故事给我。
她是从乡下考上大学的,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借钱买了一个电脑。
——你觉得应该买吗?
——应该,因为是工作需要。
买电脑的钱还没还上,她又借钱买了一个大电视。
——你觉得应该买吗?
——似乎不应该。家里不富裕,买电视纯粹是娱乐。
但其实买了电视,并没有让我的这个朋友成为一个“坏”人啊。她事业有成,生活很幸福,对亲人照顾有加。“借钱”这件事情,并没有产生“灾难性”后果。
咨询师朋友又和我讨论。
——觉得我借钱和这个孩子借钱性质不一样?
——是。
——还是很担心。
——是。
——觉得和罗永浩借钱不一样?
——是。
她说,这就是成见和控制。
原来是这样啊。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理念还是比较领先的,看来还是远远不够啊。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