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如何书写北京城?乔叶: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
封面新闻 2023-09-24 07:56

作为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国际性大城市,首都北京一直是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近日,“新北京,新生活,新写作”主题分享活动在十月文学院成功举办。乔叶、文珍、范雨素、林特特、周婉京、杜梨等作家从各自的生活细节出发,分享自己在北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和感受给写作带来的影响。

主持人胡晓舟开场说到,北京不只有通衢大道、宏伟建筑、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雍容大气的城市性格和无限的生长性。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在城市的无限生长性当中,生活在这里的作家们都能够遇到很多大事件和好故事,如何把这些大事件、好故事,把我们的生活感受和思考用鲜活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来,对于作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1_imageslim.jpg

作家们合影

今年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乔叶,在分享中谈到自己在北京的生活,以及自己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由于才从河南来到北京工作、生活不久,她认为自己与北京的关系是既内且外的,既在这里工作,又有一个外部的新鲜视角。活动中,她分享了自己与地铁管理员、街头理发师的互动,谈到了她对这座城市里行人的观察,还谈到了她很喜欢的那片通州的麦田。

“我这两年对北京的具体感受是,我特别喜欢北京的烟火气、市井气。我觉得所有大主题最后都要落到具体的人和事上,小的事情会引发我创作的冲动。所谓的新北京、新生活,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互相映衬,交相辉映,那些特别活泼生动的东西,是我想要落到笔下的内容。”

1_imageslim (1).jpg

作家乔叶

范雨素多年前从湖北襄阳前往北京做育儿嫂,业余热爱文学写作,她的一篇《我是范雨素》曾火爆网络。有记者问范雨素,为什么会来北京打工,她的回答是:北京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如今她已经开始思考新的写作主题:“古代的流动人口是有空间距离的乡愁,现在都是‘朝发午至’了。身在北京,这让我思考,现在的乡愁是什么,我要写什么?”

林特特将自己与北京的关系描述为“久别重逢”,在离开北京的时间里,她一直在书写北京。她觉得,她的归属感全在北京,只有在写北京的时候,她和这座城市才是贴近的。“小说应该是‘史料’,即便小说有虚构、想象、夸大的成分,我们仍然能通过字里行间看到社会的风土人情、社会现象,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我在创作时,有时会想,只要我们能把自己如实、真诚、准确地表达清楚,我们每个人都将是时代的标本。100年以后的人们,也就会将我们的故事视作了解这座城市的样本和史料。”

周婉京最近在琢磨一张1936年的北京地图,她把这张地图带到了活动现场。她说:“我特别想看看以前那个有城墙的北京,于是我开始在故事里写当时的胡同,和那个所谓的老北京。北京是一个重叠的城市,不同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我是在大院长大的,但我很愿意写胡同,因为胡同里充满了烟火气。我虽然是北京人,但我还有太多东西要研究,我常常在想,旧的北京和新的北京中间一定有一条隧道,我想变成这条隧道。”

文/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北京作家深入昌平农村 采风书写山乡巨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8
人物|从公交车售票员到作家 周瑄璞:写作,便是在亲近故乡完成着另一种还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7
记述生活中的小事 乔叶全新散文集《要爱具体的人》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2
乔叶对话周洁茹:探讨女性书写的南来北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0
书写更精彩的“北京故事” 2024年“北京作家日”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4-06-24
对谈|舒晋瑜×东西: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03-10
“菜场作家”又出书:普通人也可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北青快评 | “菜场作家”走红,人间烟火气里也氤氲着“诗与远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