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关闭朋友圈两年的变化”成了小红书热门话题。不久之前,相似话题也曾冲上微博热搜。
8月16日,腾讯公司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微信及We 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3.27亿。而在其3月22日发布的2022财年财报中显示,“朋友圈使用时长同比大致稳定”。
尽管依然稳居“国民第一社交App”位置,但越来越多人有了“逃离”朋友圈的想法。2016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关闭朋友圈。但今年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后,另一家媒体调查显示,57.2%的人“很少发和不发朋友圈”。对待朋友圈态度之变,背后发生了什么?
朋友圈变工作圈
今年40岁的石先生每周更新一条朋友圈——那是他供职企业微信公众号更新的频率。石先生在一家国企负责企业动态文宣,“微信公号刚开始时,企业各个部门都在做,但讲的都是工作,哪有关注度?现在干脆精简成会议记录和领导讲话,更没人看了”。
点开这些链接,阅读量通常只有两位数。因为风趣幽默、能说会道才被选去负责这项工作的石先生坦言,自己在朋友圈就是个“转发机器”。
当微信代替短信、电话成为主流的即时通信工具后,许多人直言“朋友圈已不是朋友圈。”“从微商卖家到新接触的客户,陌生人见面连电话都不留了,首先就是加微信。”在陆家嘴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邓蓉说,面对朋友圈中众多工作上的联系人甚至陌生人,她无法真正敞开心扉讲自己想讲的事,“转发工作信息是最安全的”。在小红书这一话题里,有人说“35岁以后就不要发朋友圈了”,还有人表示“不发朋友圈是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朋友圈就是工作场所。”曾在多家品牌从事销售工作的艾德直言,正是因为腾讯财报所言“朋友圈使用时长同比大致稳定”,五六年前,艾德所在的品牌主要是让销售人员主动加有消费能力的顾客的微信,鼓励销售“充分运用私域流量”。但朋友圈从此和店面一样成了主管会查看的区域,“比如我养了两只猫,经常发动态,主管觉得不错,可以吸引客户;但有次我回老家发了一组破旧的老房,有人建议我删掉,因为‘跟品牌调性不合’。”如今,艾德工作的品牌要求他们用企业微信添加客户,避免销售跳槽带走客户,“这样朋友圈就纯粹是卖货广告了”。
社交裂变的修罗场
因为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一些人不再继续点开朋友圈。“很多工作内容对我来说完全没有信息量,更难受的是我看不到有个性、有血肉的‘人’。”从事艺术推广工作的姜女士说。
石先生理解这样的行为,“你都不知道你朋友圈里藏了些什么人”。尽管微信在朋友圈也不断推出分组、屏蔽、限时可见等功能,但这些功能有时会带来更大的尴尬。石先生的同事曾使用分组功能,在朋友圈里吐槽合作方工作安排不合理、效率低下。谁知当天合作方就找到石先生,表示“不满意可以在台面上交流”。石先生几经打听,才得知同事的朋友圈被截屏后传给合作方。“现实中我还能提醒大家不要传话,但朋友圈里的联系人环环相扣,只能说‘朋友圈里不全是朋友’。”
在昨天小红书的热门话题里,有人吐槽朋友“跳赞”给自己带来伤害。有网友编辑自己出游照片发布朋友圈,却发现与自己交情颇深的老同学赞了其他人的同样内容,却跳过了自己发的朋友圈。有人不喜欢被“跳赞”,就有人讨厌“连赞”。有网友抱怨自己刚发一条内容,就有人立即点赞,这些点赞者几乎会把朋友圈所有人发的内容都赞一遍。“我精心编辑的内容,希望得到共鸣。这种看也不看都赞一遍的人让我觉得自己的精心被忽视了。”
为了避免烦恼与尴尬,一些人选择关闭朋友圈,转向其他社交平台。
是工具还是目的
不过,昨天小红书这一热门话题中,一条被点赞超过6000次的笔记里,发文者表示自己关闭朋友圈一年后,“突然发现没有朋友了”。
近期经历了辞职、创业、再求职、换城市生活的影视从业者刘磊对这样的变化很有感触。一年半前他关闭朋友圈,笃信“作品能说话”,然而,当他再求职时却发现与此前不少认识的人疏远了。
“不必把朋友圈看得那么复杂,其实就是获取彼此信息的渠道。即便点赞之交,常常‘刷脸’也是有用的。”重开朋友圈后,刘磊才知道有昔日的伙伴介绍了新的工作机会,联系人电话都给了,才惊觉他已搬到上海。
“如果朋友圈仅仅是为记录生活,为什么不写日记?”姜女士仍然会更新朋友圈,有工作也有自己的感受。“人总是要有归属感,需要被认可。”在她看来,认清自己是个普通人,不必构造某种特别的人设,或许能更理性、更轻松对待朋友圈。石先生也表示,要把朋友圈当作与朋友互动的渠道而不是目的。
在互联网平台研究流量动向的吴先生认为,从博客到朋友圈,人们对社交工具的需求总是从情感逐渐变为工具,“就像如今很多人怀念微博刚兴起时公众人物流露的真性情,如今似乎只剩广告和正确的废话。朋友圈也是这样,当流量足够庞大后,显得‘无趣’却‘必要’。未来会产生怎样的社交工具,拭目以待。”
文/简工博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