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年珍藏+回春妙手修复 古今图书馆这样接续护藏书
央视新闻 2023-08-15 22:01

读书、爱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绵延数千年的藏书文化,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我国古代藏书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延续至清代,古代学者、藏书家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信仰,收书、藏书、校书、刻书,传承中华文脉。如今,古代藏书楼的功能被图书馆所替代,时代在变,中国人读书、爱书、藏书、敬书的传统却一直在延续。从今天开始,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从藏书阁到图书馆》,一起了解藏书阁背后的故事和当代图书馆的风采。

我们先到浙江宁波,探访天一阁藏书楼。

四百余年存古籍 巧思严规护藏书

浙江宁波月湖湖畔,天一阁已经在这里静静伫立了457年。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到故里,开始在住宅东面建造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当时的藏书达到七万多卷。如今,这里除了留存至今的范氏故居和天一阁,还移建和重建了不少古建筑,由藏书、园林、展览三大功能区,组成了天一阁博物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小楼早已不再藏书,当地为这里的古籍建设了现代化的新库房。

总台记者冯小洁:我现在是在天一阁的古籍仓库,一走进来就有一股淡淡的书香味,那书香到底是什么香?我们来看看,书柜里有很多这样的芸草包,都是用干芸草做成的,闻上去是有一股淡淡的青草的香味,它可以防虫、防蛀,也叫七里香,这就是所谓的书香。

现在的天一阁,共有善本库、冯家库、朱家库、新藏库、续藏库等5个古籍库房,总面积5000平方米,配备有自动灭火、监控报警、恒温恒湿、虫害检测装置等现代化设施,为古籍创造了良好的保管环境。那么,400多年前的明代,又是如何科学设计、建造天一阁的呢?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我们首先看到的这条巷子,看似很普通,但是它其实暗藏玄机,这个旁边就是叫范氏故居,它其实就是范家的生活区域,然后这个是我们的藏书区域,所以它其实很好地把生活区域和藏书区域分隔开了,它这个门并不相对。

记者:即使着火了也不会马上蹿过来。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对。这个墙我们再看一下,它其实有一点弧线的,这个在我们江南地区很常见,叫观音兜山墙,它有点像观音后面的风帽,它其实也是一个防火的作用。

1774年,乾隆皇帝《四库全书》已启动一年,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这套前所未有的大型丛书,该如何存放呢?乾隆派出杭州织造寅著前往宁波调查,收到了详述天一阁形制的奏折和图纸。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寅著在奏章中就提到了我们天一阁的格局,第一个是上面是一个大通间,底下就有六开间。另外,我们的名字取名为“天一”,其实这个都来自《周易》郑康成的一个注解,叫“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他觉得这种格局能够产生水,以水克火。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对。所以我们看到的大江南北的,我们叫做“南北七阁”都是仿照天一阁的。

从私家藏书楼到公共博物馆,如今,天一阁所藏古籍已达30万卷,除了建筑本身的科学设计建造,天一阁长久以来还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我们进来以后感觉我们楼里面是很黑的,就是还遵循着这条祖训:烟、酒切忌登楼,现在整个楼还是不通电的。我们上来看到这一整面墙的“范氏禁牌”,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条,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如果把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是不能参与家族的祭祀三年,等于说开除族籍三年。惩罚措施很严格,规定都很细致。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这个石头,我们把它叫英石,它主要的成分可能就是碳酸钙,可以用来吸潮的。这是范氏传统的用来保存书籍的一个方法。我们现在图书馆,会有一些英文字母或者是阿拉伯数字来标识,但是我们的书橱,却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这边是什么您看到吗?第一个字是“智”,仁义礼智信。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负责人李瑶瑶:这里是日月星辰,加上一个龙橱,这个龙橱里面放的就是乾隆皇帝赏赐给天一阁的一些宝贝。

书藏古今 珍品传世

如今,天一阁博物院正在以其悠久精深的藏书文化、江南风韵的园林艺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研学观光。那么,天一阁都馆藏着哪些珍宝?

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这个《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确实是称得上我们的镇馆之宝。它为什么这么珍贵,天一阁藏的明代登科录最有名,这个是其中最早的一本,500多年前,明代人他们考试的一个证据的实物。洪武四年这一科有一点是比较特别的,有一位进士他名叫金涛,籍贯是高丽,也就是现在朝鲜半岛的考生。

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天一阁藏了这么多的登科录、会试录,有不少后代特别有名的人,这个就是弘治十二年的会试录,这个王守仁,你看他是第二名,王守仁,浙江余姚县,这是他的籍贯,然后监生是他的出身。然后他的专业是《礼记》,他父亲王华的专业,也是《礼记》。就说他从小他爸爸就在教他《礼记》了,你当然考不过他对吧。这是当时考完之后,把它刊刻出来印刷,然后供大家来学习。

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这是录取的人,300人,其实这一科比较有意思的不光是一个王守仁,没录取的人里面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唐伯虎。唐伯虎他跟王阳明同一科考的会试,但是他因为涉及了科场案,当时有人作弊,反正把他给牵连了,一生就不能做官。

天一阁博物院的珍藏品类众多,有17万册古籍善本、1万多件书法绘画、碑帖1.7万多件,还有3万多件瓷器、玉石器、印章、麻将、晋砖等器物,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如二十四史中唯一存世的稿本:《明史》祖稿《明史稿》;一千多年前的法令:《天圣令》的明代抄本;天一阁主人范钦的好友丰坊所摹刻的神龙本:《兰亭序》碑石,也藏于天一阁。

四百多年间,天一阁的藏书曾多次遭受损毁,上个世纪以来,天一阁陆续收到了不少原本流散在外的藏书。

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我们现在这一部,明嘉靖刻本的李白的诗集,就是前两年我们从市场上征集回来的,这个其实它是一个残本,已经不完整了,但是也很重要,这应该说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次从市场上返归天一阁的这个原藏书。我们就是推测它大概也是清末民国流出去的,应该有一百多年。

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对,这上面有一些印章,这印章其实有真有假。我们说中国的藏书文化,其实它包含的东西是很丰富的。我们形容一本珍贵的书,常用的一个词叫“朱墨烂然”,什么意思,朱,一方面指那个红色的笔的批校,另外也指印章。然后墨,墨笔这个也是批注、点校,然后写题跋,这种文化也是非常繁荣的。

受展出场地条件限制,天一阁博物院所藏众多珍贵古籍、字画、碑帖等,多年来一直深藏阁中,博物馆开设了古籍阅览室,面向社会免费提供数字化的古籍查阅服务,并于2022年完成了古籍数字资源网站的改造提升。同时,近年来,天一阁陆续调整开放场地,开始分主题、分类别展出馆藏精品,让这些尘封多年的文化珍品,得以以真实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收藏修复活化利用 让古籍资源“活起来”

古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见证、记录了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一个个片段、场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创造了浩瀚辉煌的古籍文献,但时间的流逝让大量古籍遭受不同程度损毁。

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以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通过多种手段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古籍,让古籍资源“活起来”。

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已收藏文献总数达四千三百多万册(件),其中古籍收藏三百多万册(件),这些古籍是百年来通过政府调拨、收藏家捐赠、本馆员工访求多种途径收集而来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比如说《永乐大典》。当时我们馆建立之后进来的《永乐大典》只有六十四册。在这之后,现在已经是在账上应该有二百二十四册了。这里面有很多的《永乐大典》都是本馆的员工是不遗余力在世界各地访求,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把《永乐大典》收集起来。所以现在国图的《永乐大典》应该是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儿。

这些古籍历经沧桑流传至今,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国家图书馆在收集古籍的过程中,也一直在进行修复保护工作。

今年五月,国家图书馆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上公布了修复的舆图、金石拓片、样式雷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献,其中国图馆藏的《永乐大典》“湖”字册是此次修复的国宝级藏品。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团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首次运用了多种科技手段和精密仪器,实现了古籍修复领域的多个创新。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组长胡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修复材料的选取,还有制备加工方面有了一些改变,要把古籍保护好,把咱们中华的文脉给它保护好,然后继续传承下去。

在古籍的保护修复工作中,纸张酸化是影响文献保存寿命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国际文保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在所藏的67万册民国时期文献中,超过50%的文献pH值在5.0以下,属于严重酸化。如果不对这些酸化严重的文献进行脱酸处理,这些文献在50到100年后也许就会完全丧失机械强度,损毁殆尽。国家图书馆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技术研究,让面临酸化消失风险的古籍文献“重获新生”。

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酸性纸保存时间非常短,一般来讲一二百年这个纸它的pH值就非常低了。我们把pH值在3以下的这种纸叫做遗体保护状态。就是你看着好像像本书,不能碰,你一碰就噼里啪啦碎掉了。在这一方面,我们馆一直在研究整体脱酸保护的技术。我们希望先把酸度比较厉害的这一部分文献,特别是民国文献先进行脱酸。

除了技术的研发,国图也在持续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如今国家图书馆典籍馆文献修复组,已经有二十多位古籍修复师在用自己的回春妙手,延续古籍的生命。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宋晶:不管是技术承载的文化遗产,还是你古籍自身的价值,都能通过你修复的过程,把它其中所承载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传下去,更好地发扬出来。

古籍保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服务社会、赓续传承。为了让修复好的古籍让更多人看到,国图也在如何活化利用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除了将修复好的珍贵文献向公众进行展出,还利用现代手段,将样式雷“祈年殿”制作成全息幻象,设置“故纸修复师之碎丹青”等互动体验游戏。此外,国图还建立了“中华古籍资源库”,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西夏文献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总量约10万部(件)。读者无需注册登录即可阅览全文影像。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龙的形象更加具象化了 “法藏”敦煌文献首次以高清图版刊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2
又被老祖宗的智慧震撼到了!原来宋代就有了消防灭火制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01
覆盖1.8亿人 长护险如何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7
覆盖1.8亿人 长护险如何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
央视新闻 2024-10-27
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我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卫机构超4千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2
强降雨“困住”农产品 消防接力转运减少村民损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5
长安寻“坊”十四载 古今对照图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古籍修复、拓片制作……课堂搬进博物馆让知识“触手可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