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气温一路“狂飙”热到破纪录,晴热高温天气不仅持续时间长,也让一些关于夏季的“谣言”在多个“家族群”中加速传播。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关于“吃隔夜西瓜会进医院”“开空调睡觉会‘窒息’”等关于消夏不够科学或过于片面的讨论甚至一度被顶上热搜。那么事实果真像网友说的那样吗?
热搜一:开空调睡觉早上起来喘不上气
近期,一则网友分享自己经历的帖子上了热搜,该网友称“开空调睡觉早上起来喘不上气”,原因是其紧闭了门窗。随后有网友也跟帖称自己的友人也有类似经历,不仅早起喘不上来气,还恶心,想要呕吐。
在这一热搜下,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整天整宿开空调也并没有出现原贴网友所说的那种情况。而还有网友认为空调本身就有交换空气的功能,并质疑原贴危言耸听。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在空调使用的过程中,品牌方均建议空调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开窗通风。从事空调维修的专业人士表示,按照目前大部分家用空调的设计,空调在制冷时采用的是内循环,其原理是通过冷媒把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去,并没有空气的交换,因此不具有换气的功能。而一些空调的“送风”“健康”等模式或搭载了新风系统的空调是能做到内外空气交换的。
但是,这种情况一定会导致“缺氧”吗?北青报记者查询过去一段时间因为在紧闭门窗的情况下开空调的安全事故报道,大多是因为事主在密闭的空调房内使用了煤气烤炉、吃炭火火锅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不过,央视曾经在一则栏目中测试,让2人在13平米关闭门窗并打开空调。而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仅仅半个小时就已经超过了1500ppm。一个小时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2000ppm。专家表示,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000ppm时,人体经常会感觉头晕不适。而开窗15分钟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恢复到1000ppm以下,这一数值也是符合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国家标准。
因此,专家建议开空调时,适当把窗户开个缝透透气。对于不便开窗的家庭,可考虑购置新风机,代替开窗通风换气。
热搜二:空调开到26℃最省电
随着多地气温创纪录,空调到底应该开几度成了很多家庭争夺空调遥控器的原因之一。诸如“开26℃最省电”“不用空调时不时关一关也能省电”的说法在各种微信群中流传。“空调开26℃最省电”也因此上了热搜。
北青报记者从山东省电力协会官方微信号了解到,事实上,空调在启动的那一刻耗电最大。空调启动需要非常大的功率,比平时的工作电流高出4至5倍左右。所以经常性地开启和关闭空调,并不能起到省电的作用,反而会更加的费电,还会因为经常地开关,而导致压缩机更加容易被烧坏。
而随着室内温度接近于用户的设定,空调的压缩机也逐渐开始“偷懒”,运转速度变慢或暂停。因此,空调设置的制冷温度越高也就越省电。有机构曾经测算过,空调每升高一度,可以节省7%到10%的电负荷。
而国家一直主张非特殊环境的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除了节能环保外,也是因为26℃是体感舒适的温度,而我国南方夏季高温湿热,更高的温度恐难以达到祛暑的效果。一些企业的宣传中,空调开到26℃是舒适与省电的最佳结合点也正是因此而来。
而想要房间即凉爽又省电,在使用空调时,尽量避免房间内被阳光直射,必要时使用窗帘遮挡;定时清理空调滤网;开空调时把风向朝向上,可以更加快速的将室内温度降下来,也能省下一些电费。在选择空调时,尽量选择一级能效产品,选择与房间平米数对应匹数的空调。
热搜三:千万不要再吃隔夜的西瓜了
日前,有网友发文称,“前天下班买了一整个西瓜,然后没吃完剩一半放冰箱里了,昨天晚上下班去吃剩下的半个瓜,结果半夜拉肚子,上吐下泻的那种,实在受不了我就连夜去医院输水了”。
而这条微博也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质疑称,自己买的半个西瓜,根本不知道老板是什么时候切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隔夜了。也有网友质疑称,早上切的西瓜晚上吃就没事,晚上切的西瓜,隔天早上吃就成“毒西瓜”了?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账号科普中国发文称,西瓜是很容易变质的食品。一旦切开,西瓜就开启了变质过程,但整个变质过程也不是那么快。如果将西瓜切开后立刻裹上保鲜膜并且放进冰箱冷藏储存,隔夜西瓜也是可以吃的。另外,如果想要延长西瓜的保鲜期,不建议经常拿出来挖着吃,吃完再放回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冰箱是低温条件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但冰箱内部如果没有定时清理,其实也会存在很多微生物,因此切开的西瓜切勿直接放进冰箱,而是必须用保鲜膜密封保存。此外,冰箱只能延缓西瓜的变质,并不能彻底阻止这个过程。
此外,该文也表示,如果切开的西瓜敞口放置在常温下,超过 2 小时左右最好就不要吃了,有破损、霉菌斑、局部腐烂的西瓜不要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