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以“乡村防灾减灾救灾,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人道救援二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总结二十年发展历程,基金会紧急救援项目逐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灾害救援体系,探索了应急救援响应工作模式,探索了重大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探索了以多种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恢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践行使命、打造品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原副司长尹光辉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力量发挥的作用应该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思全在会上分析了“三农”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并提出加强科研与应用工作、加大资源投入、推广灾害防治经验等应对措施。
会议最后,企业代表、公益平台代表、合作伙伴代表参与“灾害应对的社会参与前瞻”的圆桌讨论,共同探讨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应急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2003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紧急救援项目部。二十年来,为缓解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社会问题,基金会通过防灾、减灾、备灾及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助力建设宜居乡村。在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基金会共开展370余次灾害救援行动,累计814.98万人次受益,惠及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2个国家,积极开展汶川、芦山地震、河南水灾以及武汉等地新冠疫情应急响应,还参与了尼泊尔地震、厄瓜多尔地震、土耳其地震等国际人道主义灾害救援工作。
未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着力打造乡村防灾减灾救灾平台,以“助力乡村应急能力提升,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携手更多专业研究力量、爱心企业和人士、社会组织、媒体、志愿者,助力乡村防灾减灾救灾,促进乡村振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宁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