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女孩李凯迪——创新艺术语言 弘扬中华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5-03 19:19

她是电影《艾米》里倔强聪慧的艾米,是外百老汇(Off Broadway)话剧《枫梓乡》中为爱痴狂的薛梓嫣,是百老汇音乐剧《我,堂吉诃德》纽约中文版中可爱的理发师,是《雷雨》中的四凤,是《浔梦江南》里的西施……

她也是林肯中心舞台上长绸飞舞的“飞天女神”,是用作品表达人文关怀的青年艺术家,是教室里认真教学的“李老师”,是展现东方文化之美的“汉服女孩”……

对于旅美海归李凯迪来说,她正在寻找更多文化创作的可能性,沟通传统与现代,静态艺术与动态艺术。

“表演拓展了我的生命宽度”

2021年5月,一条关于纽约汉服女孩的话题冲上热搜。“‘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河南妹子‘漂’在纽约,将汉服之美传递给世界。她举办汉服讲座、雅集,身着汉服走过大街小巷,翩然舞动汉服羽翼,只为传承‘服章之美’的华夏文化。”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李凯迪。

李凯迪认为,汉服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中国人风骨与精神的外在体现。

“我好奇心重,学校的舞剧、话剧、音乐剧、电视电影挨个尝试了一遍,非常过瘾。表演拓展了我的生命宽度,让我有机会能体验多种人生,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李凯迪前往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深造学习,而后活跃于纽约各大舞台。

“2014年冬天,我第一次站在时代广场,四周都是百老汇剧目的广告牌,剧场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当时这一切让我很兴奋。”回想起初到纽约的经历,李凯迪记忆犹新。

在纽约的时候,李凯迪常常半夜赶拍夜戏,结束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连轴转很正常,演出繁忙的时候需要赶场,我就扛着好几个大包,里面塞满不同演出的服装,在冰天雪地的纽约街头狂奔。”她说。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是在2015年12月31日晚,一年一度的纽约时代广场跨年庆典活动在来自世界各地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开启。美中友好协会与纽约时代广场庆典委员会合作,将中国元素融入新年倒计时仪式。当晚6点,跨年倒计时庆典活动拉开帷幕,李凯迪是开场舞演员,表演了极具中国元素的传统舞蹈,展示中国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她记得,那天晚上非常冷,但随着后来《我爱你,中国》歌声响起,现场许多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激动地欢呼起来。人群中不时有人高呼“中国加油”。热烈的气氛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纽约的那几年,李凯迪一边追逐梦想,一边推广汉服文化。她在纽约的著名舞台穿汉服跳中国舞,在时装周上展示汉服,还会穿上汉服走到街头……她穿梭在纽约高耸的楼宇、流光溢彩的舞台之间,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中国文化。

回国后,有了一个新身份

2020年夏天,李凯迪决定回国发展。两年来,她参与了电视台节目录制、专业的音乐剧创作,还拍摄了电影。去年,她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导演。

去年9月,《飞沙》沉浸式敦煌“乐舞剧场”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上演,这是“我与敦煌——靳尚谊、唐勇力绘画展”的动态展览部分,肢体剧场、造型复原、吟咏诵唱、民乐合奏与飞天乐舞等展示环节一一上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场敦煌艺术视觉盛宴。

动态展览部分由李凯迪担任导演。她在画展的动态展览部分以沉浸式敦煌“乐舞剧场”,呈现千年敦煌的“飞沙一刹”。这是李凯迪回国后第一次挑大梁面向大众推出的艺术成果,也是第一次担任导演。

幽暗的展厅配以明亮的灯光,仿若置身于神秘的洞窟中,感受穿越不同艺术媒介、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继承与创新的敦煌文化精神。李凯迪想使用戏剧形式去设计画展的动态呈现,画展举办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镜框式剧场,这给了她新的灵感。经过和主创团队商议后,舞美设计提出将敦煌“沙”元素放在剧场正中,制作了一个“沙舞台”,周围是回廊式敦煌石窟壁画的场域,李凯迪将其命名为“沉浸式敦煌‘乐舞剧场’”。

“艺术是可以超越国界、民族的语言”

“读研究生时我学的是电影和音乐剧方向,一直想做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剧。‘乐舞’的说法很传统也很浪漫,‘剧场’又很现代。我们希望‘乐舞剧场’能成为和谐表达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李凯迪说。

李凯迪坦言,虽然她在此之前曾担任过音乐剧主演和编舞工作,也经历过20天打磨出一部音乐剧作品的超高强度工作,但这次敦煌“乐舞剧场”的工作仍是一个巨大挑战——总共只有17天的准备时间。“导演要对整个演出负责,需要全方位把控,时间紧、任务重、规格高、舞台特殊,对演出的要求是既专业又适合大众,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整个团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她感慨地说。

“我对有历史沉淀感的东西很着迷,也希望能多了解其他门类的艺术。我的下一个项目依然是敦煌主题,希望能创作出‘又美又酷,有未来感’的敦煌。”李凯迪说。

兼具东西方艺术教育背景,李凯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我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更是切身感受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是可以超越国界、民族的语言,我们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修炼内功,创作出更多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她说。

文/王威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哪些演出“叫好”又“叫座”? 中演汇剧场“年度十大”演艺项目揭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6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1月6-12日精品推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6
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在京首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大戏看北京|12月16日-22日精品演出推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6
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 国际对话聚焦前沿业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五星出东方》为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开幕,精彩舞段动人故事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3
第八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启幕 26部舞台佳作轮番登台三个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3
发挥独特优势 弘扬中华文化
人民日报 2024-0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