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银行倒闭半月后,美国官方的态度正日渐清晰。
当地时间3月27日,美联储提前公布了金融监管副主席巴尔向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提供的证词,首度向外界披露了美联储对硅谷银行破产倒闭的理解以及美联储对监管制度的反思。巴尔表示,监管部门致力于确保美国所有银行存款的安全,并准备在必要时对任何规模的机构使用其工具来保护银行系统。
与此同时,巴尔还强调了对美国银行业的信心:“我们的银行系统是稳健和有弹性的,拥有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美联储、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一起,采取果断行动保护美国经济,增强公众对我们银行系统的信心。”
尽管美联储向外界传递了信心,但未来的形势要严峻得多,美联储仍在继续加息,更多冲击或在路上。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当前,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副作用率先体现在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而对经济的影响尚不严重,特别是服务业和私人消费仍然保持韧性,但随着形势演变,美联储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加息更加敏感的住宅投资等已经明显下滑,叠加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将使融资环境进一步收紧,对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的影响将加快显现,二季度经济下滑速度将加速。
硅谷银行成管理不善的教科书式案例
对于硅谷银行的倒闭,巴尔多少有点“甩锅”的意味,认为这主要是硅谷银行自身的问题。
硅谷银行具有集中的商业模式,为科技和风险投资行业服务,增长速度非常快,在2019年至2022年间资产规模翻了三倍。在新冠疫情初期,随着科技行业蓬勃发展,硅谷银行存款显著增长,并投资于较长期的证券,以提高收益和增加利润。然而,硅谷银行没有有效地管理这些证券的利率风险,也没有开发有效的利率风险衡量工具、模型和指标。
与此同时,硅谷银行未能管理其负债风险,这些负债主要由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行业的存款组成,高度集中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由于这些公司通常没有太多运营收入,所以他们以现金存款的形式在银行保持大额余额,用于支付工资和运营费用。这些存款人通过风险投资公司网络和其他方式相互联系,当压力开始时,他们实际上共同发起了银行挤兑。
“硅谷银行的倒闭是管理不善的教科书式案例。”巴尔表示,硅谷银行迟迟未能解决自身的问题,讽刺的是,最终迟来的强化资产负债表行动却引发了储户挤兑,造成硅谷银行倒闭。
事实上,美国监管机构早在2021年底就发现了硅谷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次年,监管机构继续指出问题,并将硅谷银行的管理评级下调至“一般”。
巴尔表示,监管机构早就注意到了硅谷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但硅谷银行反应太慢,没能有效化解危机。硅谷银行的倒闭主要是由于其管理不善。不过他也指出,美联储对行业的监管也需要加强。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员孙长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巴尔说的有一定道理,硅谷银行问题主要是其自身风险管理严重缺失造成的,监管问题是次要的,但也不能忽视。美国的金融环境是相对自由、宽松的,是鼓励金融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因监管不力引发金融危机。
监管需与时俱进
目前,美联储正在对硅谷银行的崩溃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预计将于5月1日前公布。
对于美联储是否存在监管不力问题,巴尔并未掩饰:“我致力于确保美联储对任何监管失误负责,并确保我们能完全解决问题。”
事实上,美国银行业如今的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要好得多,当年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持有次贷等不良资产而面临系统性压力。但在今天,美国银行体系中并没有这种情况,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央行大幅加息下“期限错配”所造成的流动性压力。
孙长忠表示,经过多次的金融危机,政府的金融监管也逐步加强和完善起来,特别是民主党政府,更加倾向于重视和加强监管。但再怎么重视和加强,监管却总是有滞后性的,特别是相对于近年来经济金融业态、模式、手段、工具、环境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监管的滞后性更加突出。
具体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界习惯了长期的低利率及美联储缓慢、小幅调整利率的状态,忽视了迅速升高的利率对经济和金融的冲击,特别是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忽视了银行业务对25万美元联邦存款保险限额以上存款的依赖所带来的风险,一有风吹草动,在社交媒体和手机银行时代下,存款几乎秒取秒转;三是美国监管自身趋向官僚化和程序化,重视合规甚于快速行动,造成反应迟缓,行动不力。面对种种问题,预计下一步将会有相应的改进、完善的措施,但很难完全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前美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比2008年时小得多,但由于社交媒体、网络银行等技术的发展,银行业实际上比十多年前更为脆弱。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系统风险中心主任Jon Danielsson指出,与2008年相比,社交媒体为破坏性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空间。互联网、社交媒体、数字银行等越来越多地普及,都使得金融体系比原本更加脆弱。
从种种迹象来看,美联储加强监管势在必行。巴尔表示,目前美联储正在评估,如果采用更严格的标准,是否会促使硅谷银行更好地管理导致其破产的风险。此外,美联储还在评估,按照这些标准,硅谷银行是否会拥有更高水平的资本和流动性,是否能阻止破产或提供更高的韧性。
特殊时期的艰难抉择
如果美国银行业危机发生在低通胀时期,美联储解决问题会容易得多,但不幸的是,当前环境下美联储无法全力应对银行业危机,需要兼顾通胀、经济增长等问题,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不利局面。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下一步,美联储需要在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在流动性紧缩的累积效应下,部分金融市场弱质环节风险或将加速暴露,需要警惕MBS资产重估风险、非银金融机构资产错配风险、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高收益债违约风险等。
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市场保证了美国银行业的实力,同时重申了2%的通胀目标,但最终可能很难达成所有目标。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表示,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判断是错误的,央行不可能在降低通胀的同时稳定银行体系。
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也批评,美联储的紧缩周期又“搞砸了”。尽管美联储的银行压力测试可以改善大银行在经济衰退时的风险管理策略,但美联储在监管方面忽视了小型地区性银行。
事实上,高通胀环境下欧美央行普遍很难全力解决银行业危机,放手一搏并不容易。王有鑫对记者分析称,目前看,抗通胀与解决银行业危机对于欧美央行来说都是巨大考验,抗通胀要求央行继续加息,而加息不论是对市场信心冲击还是对金融机构流动性冲击都比较大,会放大金融机构投资固定收益产品面临的账面亏损,投资者出于避险需要,抛售和赎回产品将增加,中小银行吸储成本和难度将增大,将使欧美银行业风险继续恶化。
另一方面,如果美联储放缓紧缩节奏,利用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鼓励商业银行使用贴现窗口借款、鼓励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存款等方式稳定市场形势和信心,可能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这可能要付出通胀持续时间更长的代价。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