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0:30,作为“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场馆群,“鸟巢”“水立方”“冰丝带”同时熄灭场馆灯光,共同传递节能减排的理念,呼吁全社会关注保护地球家园、携手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一直以来,大型体育场馆的节能降耗举措和可持续利用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北京国资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奥运场馆建设改造和赛后利用的全过程。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竞赛场馆,在整个规划建设阶段,就综合考虑冬奥赛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长期运行低能耗要求,在项目规划、施工设计、科技亮点、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场馆采用最先进、环保、高效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近1.2万平方米的“冰丝带”全冰面碳排放趋近于零,冰场制冷所产生的余热经过回收转化再利用,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相当于北京6000余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周期中,北京国资公司统筹“鸟巢”“水立方”在原有场馆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实现现有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大减少了新建场馆所产生的碳排放。
冬奥改造中,国家体育场用高标准LED灯具替换原有传统已衰减光源,并对屋顶PTFE膜、立面钢架等部位的亮度、均匀度和眩光点进行提升,改造后可通过运行模式控制,达到30%的节能效果。
在“水立方”的改造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水冰转换”的场馆可持续利用改造方案,实现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
一直以来,北京国资公司积极推动奥运场馆赛后可持续运营,旗下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夏奥会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不仅实现了盈亏平衡,还在破解特大型奥运场馆赛后利用难题上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
进入后冬奥时期,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于一体的冬奥场馆日益焕发出新的光彩。冬奥后开放至今,三大场馆已累计接待近百万人次,巩固了三亿人上冰雪的冬奥成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