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纪念日,3月4日下午,由北京市顺义区曲艺家协会承办的“竹板声声颂党恩 雷锋精神代代传”文艺志愿者曲艺专场演出在顺义文化馆上演。这其中,北京曲艺团评书演员张硕表演的评书《雷锋精神》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演出结束后,张硕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这次张硕应顺义区曲艺家协会主席朱文利之邀,让他创作一部雷锋主题的作品。“我年少时看过《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雷锋形象就此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里,现在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正好与我对雷锋的敬仰之情不谋而合。”创作前,张硕再一次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他又翻阅了雷锋日记及雷锋传记里的一些故事,从中获得一些灵感,用艺术形式二次加工提炼,最终产生了评书《雷锋精神》。
“在这部作品里,其实不是主要写雷锋。在我看来,雷锋无私奉献他人,那么雷锋自己碰到困难,别人会不会也以雷锋精神对待他本人呢,我是通过这个角度写的。”张硕如是说,为此他在评书里讲述了一个故事,即雷锋在一次抗洪救灾中脚底板起了20多个水泡,他动弹不了了,连队里的一位战友想办法找到马尾巴上的鬃毛,将雷锋脚底板上的水泡挑破。
“这是我在一本关于雷锋故事的书籍里发现的,我觉得雷锋精神是相互的,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唤起老百姓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并且将这一精神延续下去。”张硕说道,当下各种搞笑、逗乐的作品习以为常,而类似于这种非常正能量的作品其实不好写,也不好表现。但是有这种精神引领,他觉得有宣传的必要性,这样老百姓遇到困难就不会再犹豫,因为他们心里会记得雷锋式的英雄人物,那么社会上这种爱就会越来越深,大家互帮互助,整个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张硕还表示,他还想借此为雷锋正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人质疑雷锋的照片,说雷锋做好事处处留照片,显然是摆拍的。对这些质疑,我很愤慨,于是就去查有关雷锋的大量资料。我深入调查后发现,当时要建雷锋展览馆需要这些资料,主办方手里没有,于是请示连队领导,采访雷锋时顺便给他拍了好些照片,可以说这个是很具有纪念意义的。”在张硕看来,雷锋并不是为了摆拍而去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
张硕还告诉记者,他在北京曲艺团里还写了很多以匠人精神、时代楷模为主题的主旋律作品。他就是想走进主人公的世界去了解他,被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所折服,于是不由自主地去创作,并且在舞台上真正展现出来。
“当看到观众为我鼓掌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满足,我就会觉得作品里的人物通过我的嘴,入了观众的耳,我真正地把他宣传出去了,这也是我演出的意义。”张硕称,他希望舞台下的观众能够接收到他的这种信息,包括观众掌声、笑声乃至眼神,能够跟他有所交流,他也希望有这个反馈,这样在舞台上的表演状态才能够持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