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近年来,凭着低碳环保、使用成本低等优势,新能源汽车驶入了千家万户。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内销同比增长93.4%。
从买车到用车,广大车主都十分关心上保险的事。一份好车险,能为驾乘人提供全面的人身、财产保障。2021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一年多来,保险机构积极推出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专属保险能否适应新能源车创新升级的脚步,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保障?记者进行了采访。
专属产品专门保障
解决消费者对电池风险担忧,将车外设备及相关责任事故纳入承保范围
春节刚过,湖北襄阳市的邓恩林喜提此前预定的新能源汽车,“我一直想买车,专属保险问世,打消了我对新能源车保险保障不足的顾虑,一家人开开心心去选车。”
“电池、电动机、电控系统都纳入了专属车险保障范围,精准地补上了新能源车的保障短板。”“自用充电桩也能投保了,保障越来越全面。”新能源专属车险的推出,让不少车主感到更安心。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使用相同的车险条款,“三电”系统、充电环节等缺少保险保障,而新能源专属车险充分考虑了新能源汽车构造特点,将“三电”系统明确纳入车损险保障范围。
“新能源专属车险的主要亮点就是围绕动力来自电池这个特征进行设计,有的放矢地解决了消费者对电池风险的担忧,汽车养护维修更有保障。”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
新能源专属车险将充电桩等车外设备及相关责任事故纳入承保范围也是一大创新。据了解,自用充电桩损坏,或是对第三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能通过专属条款附加险中的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等进行赔偿,满足车主多样化的保障需求。
“消费者还可通过投保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分散外部电网输变电故障、电流电压异常等导致车辆损失的风险。”广西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
“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为相关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基准。从实践看,新能源车险产品和服务较以往明显提升,保单条款更清晰严谨,保险责任明显拓宽,附加服务更加丰富。”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
北京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销售人员张迪说,新能源车险的“可得性”也有所提高。保险公司研发新产品的效率提升,一些小众车型也能找到合适的保险产品。这样一来,不同购车偏好的车主都不用担心没保障,有利于更好释放新能源车消费需求。
刚需市场前景可观
新能源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倍增,为财险拓市场优结构提供新机遇
专家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扩内需促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推广,新能源车险市场前景可观。
数据显示,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渗透率达到25.6%。“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较快,在新车车险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明显提升。”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说。
王向楠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给财险行业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业务结构提供了新机遇。此外,新能源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为保险行业定价、定损、赔付、维修等提供了更好条件。
不只保险机构看好新能源车险业务,不少车企也在跃跃欲试,探索成立保险经纪公司或收购保险中介牌照。业内人士认为,车企参与提供保险服务有利于培养新业务模式,拓展发展空间。
“车险具有刚需属性,有望成为车企服务车主的新入口,以此为抓手打通车主用车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拓展服务体系。”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磊分析,新能源车企可以从投保、出险、续保、维修、理赔等多个场景与用户建立连接,以此拓展汽车保养、理赔维修、汽车金融等业务,在优化车主服务、提升品牌形象、促进车险创新的同时有利于拓展自身盈利空间,实现行业良性发展。
不过业内人士也坦言,目前车企主要是作为保险服务的中介方,与保险公司仍有本质区别。“新能源车企要参与车险业务,也面临研发成本高、理赔体系建设周期长、牌照合规等问题。”张磊说,长远来看,加强跨行业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新能源专属车险更好发展。
破解定价难题
借助新科技“精准画像”,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这两年,消费者对新能源车险价格变化的感受不尽相同。车主刘先生说,他在2022年1月份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首年保费约6000元,今年续保时,保费经过折扣之后,约4000元。这让他感到惊讶,“这个价格对比燃油车反而更优惠。”
一位资深车险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各大保险公司新能源车险产品体系更加完善,保险价格正趋于合理。一些市场占有率高、“零整比”相对较低的新能源车型维修成本有效压减,保费也相应减少。同时,市场上一些高档、“小众”车型也存在保费上涨的情况。
如何更好破解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专家表示,要先解决数据积累不足、维修门槛和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行业,新增品牌多,车辆性能差异大,保险公司对于新能源汽车风险认知仍处于积累阶段。”中国人保财险有关负责人说。
盘和林表示,一些车型技术成熟度相对有限,质量不够稳定,导致事故发生率和赔付率较高。此外,电动汽车“三电”系统等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有时需到厂商指定门店维修,以换代修的情况也比较多,导致维修费用偏高,抬高了赔付成本。
车主用车习惯也将影响车险价格。张迪说,目前出险情况对车主续保费用的影响较大,一年的出险记录甚至会影响之后几年的保费。
如何推动定价更加精细化,实现专属保险产品提质降价?
“要加强保险行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数据与技术融合。”中国人保财险有关负责人说,未来保险公司可与新能源车企、电池供应商等加强合作,通过数据资源跨界融合,对新能源汽车出险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新能源车主驾驶行为精准画像,进而制定更为精准的费率厘定体系,推动新能源专属产品满足定制化、个性化的保障需求。
“比如,通过车联网采集速度、里程、加速、减速、转弯等驾驶行为数据,结合地图和天气数据建立模型厘定风险成本,不仅能够因车、因人合理定价,还可以提高事故处理时效、协助追踪盗窃车辆等,同时将风险数据反馈给汽车制造商,不断提升车辆安全品质。”王向楠表示,提高新能源车险的“科技含量”,不仅能引导车主安全驾驶,降低风险隐患,还有助于保险机构控制风险、减少赔付。
专家认为,相关行业应加强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创新合作,共同应对未来“无人驾驶”等智能交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保障需求,对新兴保险产品进行前瞻性数据积累、场景分析,来紧跟汽车产业发展脚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