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2022年销量突破143万辆,2023年冲击165万目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9 23:59 阅读量:44922

1月9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销量数据:12月乘用车销量146017辆,2022年全年吉利汽车累计总销量达到1,432,988辆,同比上涨约8%,连续6年产销突破百万辆。

2022年,吉利汽车全面向新,加快推进“新四化”转型和“智能吉利2025”战略成果落地,通过在电气化、智能化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深入布局,实现了新能源渗透率翻倍式增长,品牌价值持续向上突破,全球化进程加速。2023年,吉利汽车集团将销量目标定为16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较2022年所实现之总销量增加100%以上,更加坚定快速地推动向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转型,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全面迈入智能电动吉利发展新时代。

新能源销量爆发式增长,渗透率同比翻三番

2022年,吉利汽车集团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已构建纯电、混动、换电及甲醇等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的电动化体系力,实现了销量、渗透率双增长。12月,新能源(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44550辆,环比增长约29%,单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0.5%。集团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达328727辆,全年新能源渗透率约23%,较2021年实现翻三番,远高于业平均增幅,且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已多次突破30%。

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极氪旗下首款豪华猎装轿跑—极氪001在12月交付11337辆,同比增长198.7%,全年累计交付达71941辆,超额完成年度交付目标,持续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以“极氪速度”不断引领新势力第三赛道新模式。极氪的第二款车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瞄准六座大型豪华车市场,将在2023年1月开启交付,持续丰富高端纯电产品矩阵。

在混动领域,今年是吉利汽车的雷神元年,雷神智能混动体系布局持续完善,完成了雷神智擎Hi·X智能混动平台、智能变频混动电驱、高效发动机、电驱系统等混动全技术布局,全面赋能吉利和领克品牌,快速落地了吉利品牌雷神电混、领克智能电混Lynk E-Motive等多款产品,凭借43.32%发动机热效率、40%节油率等“杀手锏”技术,成为混动新时代的引领者。随着雷神混动技术日渐成熟和产品线逐渐丰富,吉利雷神混动系列也将于2023年迎来销量爆发之年,成吉利汽车销量新增长点。

换电领域,睿蓝汽车12月销量11323辆,环比劲增约54%,全年累计销量达56140辆。自今年品牌发布以来,睿蓝汽车推出了以睿蓝9为代表的多款可充可换纯电汽车,发布了GBRC水晶架构、胶囊电池等换电技术,拓展渠道超200家,并顺利出口阿塞拜疆等海外市场,以“睿蓝速度”全面发力换电市场,形成吉利在换电赛道的体系力和竞争力。

甲醇领域,吉利今年持续深耕甲醇汽车市场,已推出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加速甲醇汽车的推广与应用。

高端化、智能化全面进阶,品牌价值向上再突破

今年紧随CMA架构、雷神混动等领先技术及明星产品快速成熟落地,中国星、博越L、帝豪家族、缤越cool等主力车型持续热销,吉利品牌实现了向新、向上突破,12月销量(含几何)达101369辆,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12万。其中,“中国星”高端系列12月销量达到23037辆,2022年总销量259087辆,占吉利品牌(含几何)比重突破23%;截至目前,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量近55万辆。此外,吉利品牌全新战略级旗舰车型——博越L,12月销量达13572台,环比增长34.3%,自10月底上市以来博越L累计销量已突破3万,加速推动吉利品牌向上、价值向上。

作为全球新高端品牌,领克品牌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和品牌认可度也不断提升,12月销量21988辆,环比增长超21%,今年累计销量达180127辆。截至2022年,领克品牌累计销量已迈上了80万辆的新台阶,成为最快突破80万辆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旗下产品线覆盖中高端市场,旗舰产品领克09已经进入30万元价格带,产品溢价能力持续提升,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价值新高度。同时,今年领克用户生态圈不断拓展,领克App注册用户突破220万,社交阵地粉丝接近千万,为中国汽车高端化、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与此同时,领克在今年发布了Lynk E-Motive智能电混技术&全新设计,全面加速新能源电气化转型,目前已有领克01 EM-F、领克01 EM-P、领克03 EM-F、领克09 EM-P远航版等多款智能电混车型上市,为用户提供“安全、有趣、无焦虑”的新能源最优解。接下来,领克还将持续丰富新能源产品矩阵,加速推动实现2025年全系产品电气化目标。

在智能化领域,吉利汽车集团围绕“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已经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低轨卫星、车载芯片等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全域布局,体系化竞争优势不断显现。智能架构及座舱方面,今年吉利已有博越L等多款车型升级到了功能域集中的电子架构GEEA2.0,同时匹配最新的高通8155车机芯片,实现了智能座舱的OTA升级。几何G6/M6与华为强强联手,基于HarmonyOS开发打造超电智能座舱,推动智能化成为主流纯电市场新的发展趋势。

极氪推出了全球首个专为无人驾驶移动出行开发的纯电架构—浩瀚-M架构,能接入L4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系统,并兼容多种无人驾驶技术方案。采用浩瀚-M架构的ZEEKR M-Vision概念车已全球首秀,将于2024年具备量产条件。同时,基于ZEEKR M-Vision概念车为知名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定制开发的专属车辆也已在美国亮相。

智能驾驶方面,吉利汽车重点布局了L2+、L3智能驾驶技术,全新一代“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已应用于博越L上,后续还将在领克、吉利和几何的最新产品上应用,用户可以通过FOTA的方式进行不同功能的订阅、升级,驾乘体验不断进化。

在芯片和天地一体化方面,吉利汽车加快部署国产化和自研芯片路线,首款国产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即将量产装车,“龍鷹一号展示车”已于武汉正式亮相。“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已成功发射,布局硬核科技生态,赋能智慧出行、无人系统、智慧城市等领域,加速立体出行科技生态圈建设。

技术授权成新增长点,吉利全球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2年,吉利汽车集团充分发挥体系化、规模化、全球化的优势,不断丰富海外产品矩阵,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上升。12月,吉利汽车集团出口销量达19538辆,环比增长约5%;全年总出口销量198242辆,同比劲增超72.4%。

2022年,吉利品牌在东欧、中东、亚太、非洲、拉美、欧洲等多个区域深化布局,全球共开发销售及服务网点379个,中东、亚太、拉美、非洲终端实销同比增加均超48%。Coolray(缤越)、Azkarra(博越PRO)、Tugella(星越)占据各国细分市场排名前列;几何C成为以色列纯电市场销量冠军。

同时,领克品牌也加速推进“欧洲战略”、“亚太战略”,2022年全年累计实现以创新订阅模式交付14571辆汽车,全球订阅量同比劲增超145%。截至目前,领克已在欧洲6国开设10家体验店,订阅制会员超过18万,还在亚太开拓以色列、沙特新市场,领克01成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官方指定用车。截至目前,领克两年累计出运量位列中国品牌25万以上车型出口第一,领克09也将出海,进一步丰富出海产品矩阵,全球化战略版图不断扩展。

目前,吉利汽车集团已经进入“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输出阶段,正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技术授权也成为新的增长点。2022年,吉利首次将技术输出到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通过入股雷诺韩国汽车,联手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技术;还将纯电动SEA浩瀚架构技术授权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MP,共同开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宝腾与吉利携手已迈入第七年,吉利战略输出了多款产品以及发动机技术,助力宝腾实现销量增长、发力海外市场。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先技术优势,吉利汽车通过技术输出,实现了自身技术的市场检验与价值认可,让中国汽车跨入了更深度的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2022年是全球汽车产业震荡和变革交织、危机和机遇并存的一年,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的角逐赛点,吉利汽车在变革中积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生态整合、共建共享以及全球化布局,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更加坚定地推进“新四化”转型,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2023年全球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将加速重构,吉利汽车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坚持技术创新突破,构建强有力的智能电气化体系力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推动汽车工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纵深发展,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未来智能出行体验。

文/陈正忠

编辑/陈正忠

相关阅读
2027年目标500万辆 吉利控股李东辉:没有新的品牌整合计划
财联社 2025-01-12
蔚来、小米、吉利等车企今年销量目标出炉,多家新势力力争翻倍
澎湃新闻 2025-01-09
吉利银河2024年销量49.4万辆创新高,同比大增8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4
回顾2024 | 全年销量有望超1200万辆 这一年新能源车加速优胜劣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吉利汽车11月销量250136辆,新能源超12.2万辆,占比约4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2
吉利汽车10月销量226686辆 新能源首破10万辆,新能源占比48%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上汽大众2023全年销量121.5万辆 新能源发力劲增32%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全年销量超16万辆,2023北京汽车佳绩交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