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年间,中国制造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诸多表述,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升级指明了方向。
量质齐升 瞄准基础难题
自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之后,中国在这个位置上已保持了12年。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
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全球90%的个人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太阳能电池板、70%的手机都在中国生产。
凭借着世界工厂的经验积淀,中国制造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创始人刘成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犹在,例如在3C、新能源汽车等众多行业具备产业链协同便利,减少相关的物流成本等支出;中国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广袤的产业基础,这带来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多样化数据,这是中国制造赢得下一程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所在。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大”而“全”,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更助力制造业向“深”和“精”迈进。统计数据显示,十年来,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二十大报告充分肯定了高端制造业取得的成就。报告指出,中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不过,在一些长期性、基础性的难题方面,中国制造业仍存在短板。刘成军将其总结为“工业六基”,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在此基础上,叠加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优势,中国制造才有真正的未来。不然,每一次产业政策和重金投入如清风拂过一样,只是在产业应用层面产生一定正向影响,却无法给中国工业带来基础性、根本性改变。”
法律和公共政策学者贾平撰文指出,全面建设科技自强自立的创新型国家,必须要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并跳出近现代历史上不成功的“封闭-依赖”循环模式怪圈。这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更加深刻学习领会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原则和规律;细化相关政策规定,解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最后一公里”和扎实落地问题。
协同共振 推动制造业升级
当今制造业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脆弱等多重困境,也为产业发展提出了不同维度的新要求。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刘成军看来,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最重要的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面对愈加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要抓住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关键变量,提升中国制造的柔性供应链应对能力。
中国的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介绍,截至2021年底,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分别比2012年提高30.7个和25.9个百分点。智能制造方面,中国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家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7.5%。
从微观层面来看,大企业在领跑世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另一项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评选的“灯塔工厂”称号专注于数字化制造水平,目前全球114家“灯塔工厂”中,有42家来自中国,聚集在宁德时代、三一重工、海尔、美的等头部品牌企业。
同时,中小企业也是中国制造的活力来源,尤其一些专精特新企业凭借独门绝技在全球市场稳占一席之地,更加彰显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和潜力。2021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分别达到了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
在国内外复杂环境和疫情频繁扰动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加需要关注和支持。此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已经陆续出台扶持措施,包括办实事清单、分档奖励、引导实施技术改造等不同层面。多个省市出台了与发展专精特新相关的政策。
此外,借助市场化驱动、“链主”带头的方式,更能将数字化、智能化经验传递到产业链上下游。刘成军表示,传导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拉动,通过给予订单等方式,在前方牵引上游供应商带来更多改善,比如质量更高及供应链更稳定;二是推动,通过入库供应商、定期审核等方式,在后方推动供应链体系改善,比如每年的成本降低指标,交付周期缩短等。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