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将在上海落下帷幕。本届进博会上,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包括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还组织了众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展。
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至今,五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成为各国企业竞相追逐的平台。五年来,进博会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在进博会开幕前夕,北京青年报发起“共进5年 青听未来”,邀请青年朋友向进博会参展企业高管提问。
进博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与跨国企业高管面对面,希望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收获到真知灼见。
一问:跨国外企高管如何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也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也不断实现新突破,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大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市场的发展,参加进博会的跨国企业是怎么看待的呢?
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松下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和营销环境改善的见证者。在保持制造大国地位的同时,中国正逐渐转变为消费大国和创新大国。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对新技术的接纳能力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
松下集团在中国的业务规模已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成长。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松下集团仍继续加强在中国的投资,正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松下在中国开展的事业也始终围绕着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如健康养老战略以及绿色能源转型等。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中国市场对霍尼韦尔来讲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是霍尼韦尔全球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大的增长型市场。霍尼韦尔把亚太区总部搬到了上海,霍尼韦尔在中国建立了众多的研究机构,我们的研发总部也在上海。我们相信并认为,中国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管是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等方面有巨大的机会。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中国一直在加强对外开放,恒天然从中受益。同时,今年也是中国和新西兰建交50周年,我们可以看到50年来中国和新西兰的市场交往变化非常大。我们也对未来中新关系和中新市场交流中更多的贸易机会充满希望。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联合利华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
联合利华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充满着感情和希望。联合利华1986年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时,当时能购买联合利华产品的消费者只有5000万,而现在我们面对着无比巨大的中国市场,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联合利华产品,而且每年都在增长。
联合利华也对中国市场、对中国消费者有着长远的承诺,我们在建更多的工厂,扩大产业布局。现在我们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更多的新产品、新品类引进中国市场,如何在中国建设更多新的生产基地,为中国的发展、为消费者服务,做出联合利华应有的贡献。
IQAir全球CEO弗兰克·哈姆:
虽然世界经济前景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正在大力投资,因为我们相信,中国消费者将继续保持对自己和亲人的健康的关注。我们的梦想是帮助全世界的人在尽可能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在中国也不例外。
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我们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们可以怎样做得更好,以及我们如何能够为我们的中国客户带来更多价值。我们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两大群体:希望过上健康生活的家庭和希望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呼吸环境的企业。
二问:疫情下跨国企业如何调整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放缓了脚步,但几年来进博会仍如约而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参展。面对疫情,很多企业也调整策略积极应对,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新的发展。那么,疫情对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事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疫情下中国经济的韧性有目共睹。2020年2月爆发疫情以来,虽然松下的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当年3月初就实现了100%复工复产。伴随疫情后新常态的需求,松下在清洁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中国的市场优势不断推进项目落地。针对疫情发生后中日往来受到的影响,松下尽量采取在中国本土解决供应链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强化中国研发、中国设计,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双碳”和绿色转型对于霍尼韦尔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2021年,霍尼韦尔超过60% 的营收来源于帮助解决全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挑战的业务。霍尼韦尔在全球有近2万名研发人员,每天在忙的新产品、新软件开发、新的解决方案,近60%与可持续发展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涉及到原料的制造、把“地沟油”变成航油,能够制作高纯度的氢,怎么让楼宇既保持舒适、安全、健康,同时比较好的节能、环保。也有解决方案让工厂、自造流程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碳排放。这些都是和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密切相关的。
我们在进博会上接待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这些领导都会“眼睛一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些已经在本届进博会上签约。更多的则约在进博会后进行洽谈,探讨技术落地。这些都给我和我们公司极大信心。中国有很好的机会,霍尼韦尔将扎根中国,为中国客户的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恒天然作为一个乳制品公司,使命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营养的产品。我们发现,在疫情出现以来,全球的消费者都对乳制品这类高蛋白食品更加重视,中国消费者也不例外。这种健康概念的提升推动了恒天然向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更优质、更丰富的产品。近些年,我们在进博会上不断带来最新的产品,都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欢迎。未来我们还将引进更多的优质产品,满足快速增长的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需求。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联合利华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
疫情带给我们的考验和挑战,考验我们如何更贴近需求、贴近消费者、贴近供应商。也正因此,联合利华在中国加大投资,在西部、北部、大湾区建设新基地,现有工厂的规模也在扩大,目的就是实现“三个贴近”。
疫情之下我们也看到了机遇,通过对我们自身改变,满足并且挖掘用户的需求。以冰淇淋为例,过去冰淇淋是冲动型消费,人们在逛街时看到冰柜才买一支;但现在我们通过电商平台让人们不出门在家里也享受冰淇淋,把一个冲动型消费品变成了愉悦型的生活必需品。再比如我们专业厨师队伍研发的调料,原来更多是针对专业餐饮企业,现在我们推出了为普通消费者服务的调料,越简单越方便越好,解决了年轻人不会做饭的问题,很受欢迎。疫情以来,我们还进入更多的领域,比如营养品、家庭健康、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等,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IQAir全球CEO弗兰克·哈姆:
疫情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日益重视健康。我们正是执着于帮助人们呼吸清洁的空气,守护他们所爱的人的安全和健康。
过去10年中,中国的空气质量的改善令人印象深刻,空气污染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了。但我们仍然致力于让全球的人们都能够呼吸到更高质量的空气。我们在IQAir的工作是创造更广泛认知,让人们对呼吸清洁空气感到兴奋。
三问:连续多年参加进博会,这些跨国外企从中收获了什么?
五年间,进博会升级,朋友圈扩容。“回头率”是衡量进博会对跨国企业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数据显示,第五届进博会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的“回头率”已经攀升到90%。那么,对于这些连续多年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究竟从进博会得到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收获?
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松下集团将进博会定位为全球性战略展会,已经连续五年参展。进博会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有力平台,在这里汇聚了全球优秀企业的最新产品和最新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合作交流,我们也获得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形成了良性循环。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霍尼韦尔很荣幸有机会从第一届到现在连续五年参加了五届进博会。我们认为,进博会让外资企业充分享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机遇,是推广自身产品、提升公司品牌的重大机会。
我们看到,进博会参展单位数量在不断增加,许多参展的单位展出面积在不断扩大。更多的企业把最新的技术、更多的产品、更多的解决方案带到了进博会。进博会让我们发现了更多合作的机会、发展的机会。我们感受到进博会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平台。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五年间,我们恒天然自身参加进博会就有很大变化,第一届时,我们是一个比较小展台,到今年的展台已经是当时的五倍大,因为我们意识到进博会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大收获的平台,能够帮助我们的企业乃至新西兰让中国消费者熟悉。这种变化应该在进博会上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这五年当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五年里我们和合作伙伴签了60多项合作、合同、意向书等。今年则签约了20多个。进博会让我们找到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也加强了与老客户的进一步合作。我们继续盼望进博会能给恒天然在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联合利华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联合利华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
这个问题我感受还是很深的。联合利华作为进博会展商联盟创始会员之一,2018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代表所有参展商发言的是我。今年第五届进博会50天预热的时候代表参展商发言的还是我。
联合利华五年来全程参加进博会,而且展台越做越大。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既让消费者看到了我们更多的品牌和产品,同时也全面梳理了自己,通过消费者和客户的反应,我们决定哪些产品应该尽快引进中国。联合利华旗下有400多个全球家用品牌,每年进博会,联合利华都会带来二、三十个海外畅销品牌,促进新品牌及新产品“从展品变商品”,近年来大部分新品牌都是先到进博会展出后“从展品变成商品”的,五年间我们引进了二三十个品牌的几百种产品。在“从展品变成商品”的同时,我们还实现了“从商品变成产品”,很多新品进入中国市场后还落地中国生产转而对外出口,所以五年来我们的收获非常大。
IQAir全球CEO弗兰克·哈姆:
参加进博会,就像置身于整个中国市场一样,大家都在争夺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注意力。进博会是我们展示IQAir独特之处的一个重要机会,去年我也亲自到了进博会现场去感受这种机会。
对于IQAir来说,参加进博会也展现了我们中国团队的合作。过去3年中,我看到我们的中国团队在每次活动中都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信心。
四问:跨国外企高管对中国青年有什么期待和寄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世界的未来和希望。从跨国企业高管的视角,他们如何看待中国青年,对于中国青年有哪些期待和寄语?
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我想无论在哪个国家,青年都代表着未来与希望。尤其在中国这个充满着创新与变化又充分包容的国家,我希望用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老先生“日日新”的经营理念作为寄语:每天都以新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不断创新、不惧失败,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
同时我也希望中国青年更积极了解各国的文化,尤其在中日文化交往和相互了解中成为桥梁,为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对霍尼韦尔来讲,人才极为重要。我个人对人才很重视,我的观点是希望加入公司的人才属于“T”型人才,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化,不仅要懂得自己所要服务的业务,也要懂得所服务的行业,我们希望员工是什么都懂一点的通才。同时,我们也需要现有的员工和未来员工,有一项或者两项特别“专”,“专”到在我们的企业是领军人物、在行业中出类拔萃、甚至成为国际上的专家。
中国是一个拥有大批人才的地方,这也是吸引我们扎根中国、承诺中国的重要原因。希望看到报道的朋友们,如果你已经是人才希望你加入霍尼韦尔;也希望你们进步一提升早日成为人才,成为“T”型人才,甚至是双“T”型人才(在两个领域特别专业)。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我强调年轻人要重视几个方面的素养:忍耐性、灵活性、积极性。具体来说,年轻人进入到一个行业或企业一定要有忍耐性,因为成功肯定不是一天就能够到来,需要时间和投入。同时,我觉得积极性也很重要,就是年轻人要主动去找一些机会、主动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等到你被告知应该去做一件事情才去做,而且还要多想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多、更好。
最后是灵活性,我们面对的环境一直在变,大家应该想着我怎么根据这些变化去调整、去适应。我就是从这几方面给中国的青年人一些建议吧!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联合利华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
联合利华是一个百年公司,我们希望更年轻化,我们也需要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是我们重要的消费者,我们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要创新就要靠年轻人,所以我们每年都从各大院校和市场上招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进入我们公司。联合利华市场部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左右,都是年轻人。
年轻人是未来,我们需要的年轻人希望他们有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而且要有继续学习的精神。人生实际是个继续学习过程,我们百年的公司也是一样,要不断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创新,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跟得上这种需求的年轻人。
IQAir全球CEO弗兰克·哈姆:
我给中国年轻人的建议是:保持好奇,思考如何才能有所作为。对能为朋友、家人、公司和社会做出的贡献,你要充满热情和信心。对生活和工作充满好奇,不要害怕走出舒适区,因为当你开始做一些你感到陌生和不舒服的事情时,你学到的东西最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