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晚间,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六大国有银行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悉数出炉。据统计,上半年,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31.71亿元,同比增长6.03%,平均日赚37亿元。其中,工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1715.06亿元,稳居首位,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4.88%,盈利能力提升最快。
上半年净利增速多在5%左右 邮储银行大增近15%
2022年上半年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715.06亿元,同比增长4.9%,依然是“最赚钱银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4%至1616.42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也均超过1000亿元,分别实现1289.45亿元、1199.24亿元,同比增长5.5%和6.3%。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也延续一季度趋势超过交通银行,实现471.14亿元,同比增长14.88%。交通银行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为440.4亿元,同比增长4.81%。
尽管净利润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已经放缓。2022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14.88%位列六大行首位,不过其去年中报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21.84%。
中国银行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中国银行分别为11.79%、6.3%;农业银行分别为12.35%、5.45%;建设银行分别为11.39%、5.44%;工商银行分别为9.87%、4.91%;交通银行分别为15.1%、4.8%。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现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体量庞大的国有大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对于下半年盈利的前景,多家银行的高管均表示乐观。农行董事长谷澍表示,有信心在下半年继续保持盈利平稳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没有改变;二是从自身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来看,农业银行横跨城乡,构建起了农业银行在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时的“护城河”;三是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了管理水平;四是拨备充足,具有坚实的财务基础。
资产规模显著提升 三家大行资产总额超30万亿元
资产规模方面,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均较2021年末有明显提升。六大行合计总资产达158.92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9.25%,较一季末增长3.7%。
从资产规模排名上看,六大行排名与2021年末保持一致,依旧是工、建、农、中、邮储、交。其中,工行以38.74万亿元继续稳居首位,较上年末增长10.2%,较一季度末增长3.7%;建行、农行的资产规模也都超过30万亿元,分别为33.69万亿元好32.43万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长11.35%和11.5%,较一季末环比分别增长5.25%、4.99%。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以总资产28.05万亿元排名第四,较去年末增长4.98%;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为13.43万亿元和12.5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6%和7.84%。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尽管资产规模扩大,但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各家大行的资产质量依然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截至上半年末,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41%、1.40%、1.41%、1.34%、1.46%、0.83%。其中,工行的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建行、农行和交行的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中行和邮储银行的不良率微升了0.01个百分点。邮储银行虽然不良率略微上升,但仍是六大行中不良率最低的银行。
不良贷款余额方面,工行上半年增加了225.33亿元,为六大行中最高,建行、农行和中行今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194.38亿元、186.73亿元和184.40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增加52.03万亿元和64.36万亿元。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中期业绩会上,国有大行高管对下半年的资产质量都较有信心。工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王景武解释其中原因时表示,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劲和增长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得益于该行通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实施风险消化,主动夯实资产质量,不断增厚对未来风险的缓冲垫,为下一阶段应对风险挑战、保持资产质量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认为,六家国有大行不良率整体有望持稳。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国内及时出台有针对性保供稳价、助企纾困、稳楼市、稳增长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释放,为银行经营与资产质量改善提供坚实基础,再加上国内监管和机构高度重视不良风险处置,近年来不良处置力度也在持续加大。
支持实体经济 信贷投放增幅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受内外部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六大行普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服务实体经济。
据统计,截至6月末六大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为90万亿,占全国总量的43%,贷款增速在10%左右;上半年新增信贷6.8万亿,占全国增量的50%,成为稳信贷的主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居市场首位,且逐月保持同比多增;计入债券投资等其他投融资业务,累计向实体经济投放增量资金超2.9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建行人民币贷款新增1.54万亿元,同比多增3642亿元,人民币债券投资新增80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农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1.6万亿,同比多增2300多亿。
六家大行的信贷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成为国有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工行数据显示,投向制造业贷款增加6281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余额均首次突破1万亿元。
中国银行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以及制造业贷款均实现同比增长;建设银行也加大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信贷投放;交通银行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增幅等同时实现双数增长。
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集体“双升”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虽然各家大行不良率整体稳中有降,但对公房地产贷款无论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率均明显上升。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升幅最大的建行,从去年末的1.85%升高至今年上半年末的2.98%,不良贷款余额从去年末的135.36亿元增加近92亿元至227.24亿元。
邮储银行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从去年年末的2200万元猛增至今年6月末的17.93亿元,不良率从0.02%飙升至1.01%,增长近50倍。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为5.67%,较上年末上升0.6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68个百分点、0.58个百分点、1.13个百分点、0.65个百分点。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是我国房地产行业风险提升的映射。202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高杠杆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房地产行业前期积累的风险开始显现。据了解,这些银行上半年不良大增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某些大公司“拖累”。
邮储银行中报称“截至报告期末,受个别大额公司客户风险暴露影响,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不良率有所上升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不良率也有所上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不良贷款实现量率双降。”
不过,各家大行的高管均在认为,房地产业的风险可控。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坦言,房地产行业的存量对公贷款资产质量确实受到一定压力。截至6月末,农行公司类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是335亿元,较上年上升了53亿元,不良率是3.97%,较上一年上升了0.5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少数扩张较快、负债水平较高的大型民企风险持续暴露。截至目前,风险暴露已比较充分,而且总体而言农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余额在同业中也不是很大,所以风险是可控的。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表示,交行对出险企业涉及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按照实质性风险判断原则,将符合不良特征的房地产项目贷款下迁不良,反映真实风险。从对公房地产贷款来看,截至6月末,集团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余额94.03亿元,环比3月末增加26.26亿元,不良率1.90%,较3月末上升0.42个百分点。下一步,交行将继续以“因城因户施策,分层分类管理”为原则,力争保持房地产行业贷款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停贷楼盘涉及逾期房贷占比较小 风险可控
今年以来,少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部分未完工楼盘出现停工和延期交付情况,引发业主投诉,有业主宣布强制停贷。
近日,国有六大行管理层均在业绩发布会上对“停贷楼盘”的影响进行回应,他们均表示整体风险可控。根据他们披露的数据,相关项目逾期按揭贷款余额占全部按揭贷款余额的比例都不超过万分之三。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上半年,工商银行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可控,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31%,继续保持较优水平。今年以来,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的开发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工行高度重视,迅速进行排查,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监管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风险化解。截至6月末,停工项目涉及工行的按揭不良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近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保交楼”工作在有序推进,相关风险正逐步有序化解。
农行副行长林立介绍称,现阶段农行涉及的保交楼风险楼盘总共是1112个,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是12.3亿元,占全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0.023%。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目前已经有746个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保交楼管理的范围,其中已经有60个项目达到交付的条件,正在陆续办理交付的手续。
建行副行长李运表示,截止到7月底,全行涉及停贷断供舆情的个人按揭逾期贷款的金额是11.42亿元,占全行全部按揭贷款余额的0.018%,不良余额5亿元,占全行全部按揭贷款余额的0.0077%。总体来看,建设银行个人按揭贷款风险整体可控。下一步,建行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协助妥善化解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介绍,经排查,交行涉及“断供”楼盘开发商的贷款余额规模较小,整体风险可控。截至今年7月末,存量合作项目中存在延期交房、停工或“烂尾”风险的项目,合计是369个,涉及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236亿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余额中占比1.55%,其中逾期贷款为4.67亿元,占全部按揭贷款余额的0.03%。
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称,目前,邮储银行全行个人按揭贷款是2.2万亿元,停工项目涉及的逾期贷款余额1.27亿元,占比非常小。邮储银行将持续加强跟踪和排查,整体风险可控。我行住房按揭贷款抗风险能力良好,一方面源于审慎的风险文化,另一方面来自合理的资源摆布。”
六大行中只有中行没有披露停贷楼盘涉及的按揭贷款具体金额。不过,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指出,上半年针对房地产的整体情况,中国银行做了全口径的排查以及研判,包括贷款、债券、理财等业务等全口径的排查。中国银行自身的停贷项目按揭贷款的金额比较小,与同业基本保持同样的水平,停工停建延期交付贷款的规模占该行总体房地产贷款的比例不高,整体风险可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