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上半年中行实现税后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4.86%,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6.30%。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28.0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4.98%;负债总额25.6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07%贷款类资产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客户存款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
中行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截至6月末,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比年初新增8,987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增速15.64%,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3,494亿元,增速67%。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060.6亿元,增速12.54%;累计新投放金额1.56万亿元,占全部对公累计新投放金额的42.4%。积极支持交通物流、零售、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地方债投资稳步增长。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规模排名第二,资产证券化承销排名首位。熊猫债及中国离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托管资产规模达15.36万亿元。
非房消费贷款新增241亿元 增速23.38%
中国银行发挥多渠道融资优势,持续深耕“八大金融”。
科技金融授信新增1,375亿元,增速15.62%。为超过1.8万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支持约3,400亿元。
绿色金融影响力逐步增强,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73万亿元,支持全球最大单体海上风电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发行全球首笔基于更新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境内外合计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承销规模均位居中资同业第一。
普惠金融不断增量扩面,普惠金融贷款新增2,235亿元,同比增速41.38%。贷款客户数新增7.7万户。持续升级普惠金融线上产品,随借随还、续贷产品规模实现大幅增长。
跨境金融特色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跨境托管等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稳居同业首位。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36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8%。提供直接服务于进出口的本外币贸易融资3,217亿元,增速41%。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助力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沪深交易所落地首批交易,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市场份额超过60%。
消费金融为稳市场作出积极贡献,非房消费贷款新增241亿元,增速23.38%。满足房地产领域合理信贷需求,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24亿元。
财富金融基础更加雄厚,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突破12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突破2万亿元,境内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投资类金融资产增速均位于四大行前列,投资理财客户数同比增速超过10%。
供应链金融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1.32万亿元,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贸易融资信贷支持1.06万亿元,优化升级“中银智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中银证券累计发行央企供应链ABS产品规模行业第一。
县域金融取得新进展,研发“农机贷”“种业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分别为13%和30%。在6个县域增设机构,县域机构覆盖率提升至62.75%。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突破7,300万 同比增长15.64%
中国银行加快企业级架构建设,提升金融科技和数据治理水平,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绿洲工程”企业级架构首批次顺利投产。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持续迭代升级手机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突破7,300万,同比增长15.64%;企业手机银行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44.83%,交易额同比翻倍。丰富线下智能服务生态。智能柜台“长三角智慧政务”场景全面推广,覆盖2,178家网点、4,612台终端设备、482项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区域内政务服务异地可办、区域通办。场景建设全面推进。“中银跨境GO”APP注册用户突破230万户,绑卡客户176万户,新获客占比22%;手机银行教育专区访问用户528万户、金融交易客户92万户;体育场景开展冰雪主题活动46场,ERP模式拓展合作企业1,600余家,服务多地开展体育消费券发放活动;成功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完成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试点,数字人民币场景生态主要市场指标保持前列。公益互助养老平台新增注册用户20万户。
不良贷款余额2,272亿元 不良贷款率1.34%
中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272亿元,不良贷款率1.3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3.26%。资本充足率16.99%,保持在合理充足水平。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主动研判潜在风险,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建立滚动排查机制,组织对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重点风险领域开展排查。稳步推进不良资产化解。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指标保持稳定,外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