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酷暑难耐,古人用什么纳凉神器?
中华书局1912 2022-08-10 17:00

两款纯天然纳凉小神器

在古代有一种纳凉用的小家具叫作“竹夫人”,它产生得很早,唐代就有人提到过。竹夫人流行的时间又很长,现在的老爷爷老奶奶,很可能年轻的时候都用过它。

“竹夫人”是用竹子编成的柱状物体,形状类似于抱枕,但一般比较长,而且中间是空的,便于空气流通,保持干爽。试想夏天睡觉的时候,床上铺着凉席,然后再抱一个“竹夫人”,皮肤贴在凉凉的竹子上,没有空调也能一夜好眠。

竹夫人,浙江省博物馆藏

“竹夫人”又叫“竹几”,在唐代曾被称作“竹夹膝”。“竹夹膝”这个名字很好理解,睡觉的时候抱着长长的“竹夫人”,人们习惯于将它夹在膝盖之间。至于“竹夫人”这个称呼,其实是宋朝人的戏称,因为在炎炎夏日,“竹夫人”总在身边枕侧伴人入眠。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风扇,只不过不由电力驱动,这种不用电力驱动的风扇,据说是一个叫丁缓的西汉人发明的,目前难见实物。据说古代的风扇由七个齿轮互相联动,然后由人力转动齿轮,所以人们也称这个风扇为“七轮扇”。七轮扇虽然需要人工驱动,但好在比较省力,一个人用力转动,就能使得整个屋子都凉风习习。大概是由于七轮扇过于精致复杂,它在历史上并不流行,现在只知道南宋的皇宫里曾经有一台。宋人匠心独运,将七轮扇放在各种香花后面鼓风,使得宫殿里香风阵阵,既能降温,又满室飘香。到了明清期间,风扇才稍微常见一些。

没有冰箱怎么办?

最早的时候,人们为了保鲜,会把食物放进山洞里。因为在炎热的夏天,山洞里的温度比外面要低很多。但是这种保鲜,最多也只能保持一天。于是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冬天从外面采集冰块,放入特制的地下冷库或者冰井里,等到夏天,就可以取出冰块来给食物保鲜和解暑了。古人把取出来的冰放入冰鉴里,冰鉴就是冷藏食物的大器皿,一些肉类、果蔬就是放进冰鉴进行保鲜的。最著名的冰鉴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外形上方下圆,还配有盖子。它可以说是世界上经过精心设计的最古老的青铜“冰箱”了。

曾侯乙墓冰鉴

另外,古代还有可以移动的冰箱——冰船。古代渔民为了给鱼类保鲜,会在冬季采集河水表面结的冰块,储存在阴凉的冰窖里,等到夏天出海的时候,把冰取出来放到船上,再把捕捞到的鱼冷冻在冰里面,这样经过保鲜的鱼就能卖上好价钱了。明朝还有专门给皇帝进贡鲜鱼的“冰船”,当时有诗写道:“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意思是阴历五月,天气渐热,可是江南的鲥鱼已经到达北京,比荔枝和卢橘(指枇杷)进贡的时间还早。这里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这首诗最后所说的“炎天冰雪护江船”。

苏州城中的渔人,[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最厉害的纳凉方法

要说最厉害的纳凉方法非它莫属——“心静自然凉”。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主观感觉会起到一定作用。“心静自然凉”的说法是符合科学的。当内心平静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就会下降,随之代谢与心率减慢,体内产生的热量就会减少。

不过这句谚语并不是源于科学实验,而是源于佛学思想。相传炎炎夏日,唐代诗人白居易去拜访恒寂禅师,发现禅师安静地坐在禅房里,毫无燥热的样子。白居易心有所感,写了一首《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这首诗充满禅意:心底清明安静,身体自然也就觉得清凉了。

中医也有“心静自然凉”的理论。《黄帝内经》里说,天热时人“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天气炎热的时候,容易感到烦躁,越是烦躁,越是感到暑热难当。因为一个人心绪烦躁会使大脑兴奋、血管收缩、皮肤表面血流量下降,从而使皮肤温度变低,使身体热量不易散发。

(以上内容选自《传统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历史|冷冻、干肉、腌制…… 看古人如何冬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7
历史|古人的降伏之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5
诗词丨何以消烦暑,心静自然凉
诗词天地 2024-07-26
北京时间7月22日15时44分将迎来大暑节气
新华社 2024-07-20
盛夏开启,“三伏”将至!探寻古人小暑节气避暑之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06
历史|古人靠什么来清洁牙齿,也和现代一样用牙刷吗
历史学堂君 2024-02-10
历史|古人祀灶为致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历史|古人祀灶为致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