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以来,截至7月26日,全国2371所高校的书记校长拜访单位11.4万家,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岗位239.2万个。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协同发力,聚焦政策引领、岗位挖掘和精准对接三个工作重点,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稳岗拓岗,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部分中小企业因订单减少导致经营困难、招聘需求减弱。教育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出台更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从源头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聚焦岗位资源开发,教育部还组织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截至7月26日,全国2371所高校书记校长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方式,拜访单位11.4万家,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岗位239.2万个。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展“中小企业百日招聘”活动,共吸引2036家企业参加,总计发布招聘岗位10.7万个。教育部会同全国工商联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凝聚就业工作合力。
针对招聘单位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的现实问题,教育部推动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创新供需对接模式,推动中小微企业与高校精准对接,打通求职招聘“最后一公里”。发挥教育系统10万名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的作用,引导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建功立业。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要求,启动实施“万企进校园”行动,各地各高校主动创造条件,邀请企业进校举行线下招聘会。发挥线上平台促就业的优势,今年教育部升级上线“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截至7月24日平台已汇集各类岗位资源1208万个。推出“供需对接 就业育人”项目,发动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今年已有291家用人单位和1271所高校申报的6381个项目完成首批立项,下半年将启动第二批项目征集和发布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