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80家出版社,579家都在出童书。这是出版界不精确的统计,但反映了一部分现实。”近期,“问题童书”频频成为社会关注话题,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任健提出,童书出版主体的极度泛化,必然引起重复出版、跟风出版、低折比拼、杀价竞争等行业乱象。“前10年,童书市场规模高速放大的‘虚火’,掩盖了本应重视的行业深层次问题。以‘高质量发展’理念及其相应的制度创新、政策设计,促进行业发展,刻不容缓。”
资料图 来源/新华社
在近日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背景下童书出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任健列举数据:开卷发布的“2021年少儿图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去年童书市场增速放缓,相较2020年同比上升1%,而2016年这一数字高达28.8%。童书占据整体图书码洋的比重仍然达到28.2%,然而在少儿畅销书榜上,作者、IP呈现高度集聚之势。
“童书出版的基本数据表明,童书出版规模持续扩张遇到了‘天花板’,原创能力不足,影响后续发展。同时,童书出版的新赛道,比如儿童科普、不同年龄段的学科阅读已经出现,但相应的作者、IP储备及服务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任健说。
“1977年,全国少儿读物只有不到200种,成规模的专业少儿出版社寥寥;2018年起,每年出版的少儿读物达到4万多种。童书规模突变与书香社会的营造、城镇化进程、童书行业的专业成长、商业手段创新、新一代父母重视儿童阅读等因素都有关,儿童阅读正慢慢向社会化和时尚化转变。”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提出,童书体量增加是可喜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童书的生命质地,“在这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巨大”。
“从题材来看,中国原创图书幻想类作品想象力相对薄弱;原创图画书缺少一些大格局。”秦文君说,新媒介的兴起,让青少年儿童的接受方式发生变化,“小读者要求有悬念的故事、有趣味的角色,需要一种‘轻阅读’,游戏精神的呼声很高。当然,优秀的童书不但有趣味,同时要有艺术个性。童书商业大潮之下,大量速成品冲击着儿童文学和童书的理性,创新和个性缺失,模仿之作多。”
在秦文君看来,童书要基于品质、基于儿童、基于人性,童书的最佳状态是可以代际相传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学斌则从“童年观”角度提出,童年是四位一体的社会、历史、文化建构,而少儿读物出版作为童年文化物化形态的核心环节,是童年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
“强调童书背后的童年观,实际上就是要把握住一点——童书姓‘童’。”任健认为,童书发展要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前提是营造与童书出版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行业生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行业准入与行业主体的优化及淘汰。一个极高门槛的行业几乎不设门槛是如今的怪现象。”此外,还要打造与童书专业出版相匹配的编辑队伍;对图画书、插画内容的创意、设计与出版,要有相应的导则、指引、规范,划清底线边界,在此基础上鼓励创新;要鼓励新技术、新装备加持内容,但要从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出发,组织力量做长期、量化的跟踪实验评测与研究。
“过去对童书的测评比较注重纸张、材质、油墨等方面,这些当然很重要,但内容的‘适童性’,即所谓‘童年观’的心理、认知与对身心健康与个体发展长期影响的科学评测更重要,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任健说。
文/上观新闻记者 施晨露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