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落实中央稳经济的方针政策举措,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今年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陡增,某些方面面临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超过2020年疫情暴发时期。我们既要高度重视经济运行短期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更要看到经济短期下行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坚定信心,果断应对,有力有效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扎实稳住经济。
应该看到,我国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多方面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从外部看,俄乌冲突爆发、全球通胀攀升和美联储加息,使得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国内看,疫情反复造成供应链运行不畅,需求恢复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国内外因素交互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必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首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两难多难问题,是当前稳住经济的关键。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避免防疫政策层层加码、各自为政而使经济社会发展受限。坚决落实已出台的物流保通保畅举措,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动态完善产业链白名单,切实保障货运畅通,积极推动复工达产。
其次,抓紧落实中央稳经济的方针政策举措。我国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政府负债率处在合理区间,外汇储备充足,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仍有政策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在当前企业融资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要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稳民生,保住青山、培育沃土。
再次,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当前,稳预期是稳增长的重要前提,要更加注重预期管理,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提高政策透明度,让市场主体更好理解政策意图、坚定发展信心。要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快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完善监管政策。尽快为资本设置好“红绿灯”,给市场以明确预期,真正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出台涉企政策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政策实施需要预留适应调整期。
最后,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合力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统一市场制度规则,高标准联通市场设施,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总之,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只要采取标志性行动,推动关键性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释放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文/王一鸣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