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2-3年后锂供需平衡或恢复,电池产能周期性过剩
澎湃新闻 2022-03-30 18:18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将遇到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电池问题、充电问题、氢燃料电池与重型卡车电动化发展问题、电驱底盘平台问题、共性基础器件问题、电动汽车售后服务体系问题。

欧阳明高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飞速增长,在电池和材料领域产生了递进式的需求放大效应,是碳酸锂价格去年以来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欧阳明高预计,锂资源供需平衡2-3年后有可能恢复正常。但考虑到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及俄乌冲突带来的镍价炒作影响,为应对供应安全,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囤积居奇、抑制价格短期大幅波动,否则将会对电动汽车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此外,欧阳明高认为,2022 年传统燃油车销量将基本接近峰值,后续燃油车销量表现或出现快速下滑。而新能源汽车则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 2030 年前后新能源车销量将与燃油车持平。2021年到2030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趋势是快速增长,但周期性波动不可避免,预计2025年将出现动力电池产能周期性过剩现象。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在去年新能源汽车超预期发展的基础上,未来行业变革的速度可能要想象的快。按照此前数据推算,预计今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到35%。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3.4%,单月市场渗透率基本呈现逐月增长,12月达到全年最高的19.1%,其中乘用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20%,2022年前两月渗透率创同期新高。据乘联会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有50%以上的产销量增长。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王传福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希望明确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由于产品开发还需要3到5年,王传福建议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减免政策能够继续延长。同时,他还建议参照农业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研究设立新能源汽车积分池,以调节供需平衡,增强积分价格的可预见性,确保双积分政策有效运行。

第二,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去年以来,插电混动在欧洲市场占有率高达50%,但中国只有18%。王传福强调,插电混动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变革相对温和,更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平稳过渡。

第三,坚持磷酸铁锂作为正确的发展道路。磷酸铁锂不含稀有金属,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被稀有金属“卡脖子”的问题。对于上游原材料的暴涨,王传福建议全面梳理碳酸锂资源布局和产能,增加国内开采量和国外进口量,维护市场供需,稳定价格预期,促进行业健康安全发展。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聚焦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分享了宁德时代在高效成组、无热扩散、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续航里程问题,吴凯认为,面向全面市场化时代,新能源汽车的长里程要兼顾经济性问题。高效成组技术既能解决里程焦虑问题,不同化学体系的搭配又能兼顾经济性需求。他在会上宣布,宁德时代已推出第三代CTP(无模组化)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这一电池将于今年四月正式发布。

针对新能源车安全问题,吴凯表示,当前国标要求≥5分钟的热扩散,是最低的门槛级要求,企业应该以不发生热扩散作为设计标准,应主动作为,通过构建多级安全防护技术,实现电池系统不热扩散的目标。他透露,一直致力于高比能体系的安全设计,在2020年8系产品无热扩散技术量产后,1000km更高比能的无热扩散技术也将会在2023年实现量产。

针对车桩比失衡问题,吴凯介绍了EVOGO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对于终端用户,车电分离模式可降低收购成本,解决用户多场景应用需求。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化还规避了社会资源的重复投入,如土地、电力等避免利用率不足问题。

国轩高科李缜:中国锂资源短缺将在2025年终结,电池回收平衡点将在2040年来临

针对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从锂资源开发和电池回收两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他提出,世界“锂都”宜春将在2025年终结锂资源短缺的情况,而电池回收的平衡点将在2040年来临。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成长,到2025年和2030年,对电池的总需求将分别超过1.5TWh和3TWh。正极材料前端方面,对全球锂资源的需求量将在2025年达到90万吨,在2030年达到180万吨。

2021年,中国碳酸锂价格从年初5万元/吨上涨到年底的50万元/吨。2021年中国消费了30万吨锂资源,当年中国进口和生产的锂资源大约33万吨。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碳酸锂总需求量达60万吨。

李缜表示,2021-2025年,随着宜春锂云母工程快速成长,青海卤水提锂技术的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的开采,还有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进口锂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减少。

在锂资源开发方面,国轩高科目前正在宜春投资锂矿资源。李缜预计,到2025年宜春将形成50万吨的锂资源开发,彻底终结中国锂资源的短缺情况。

在电池回收方面,李缜认为,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电池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的总供给,将在2040年达到平衡,电池回收将终止新能源产业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

松下电器集团代表董事、总裁楠见雄规表示,松下将在3年内实现无钴电池的量产。同时,4680电池将成为今后圆柱电池的主力。

据其介绍,松下自2010年起量产用于电动汽车的1865型原型电池,2016年起量产主供特斯拉等客户的2170圆柱电池。今年松下将量产4680圆柱电池,有消息称该电池最快将于3月底搭载在特斯拉最新的Model Y车型。

此外,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透露,松下已经决定在位于中国无锡的生产基地建设氢能源燃料电池+冷热电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同时建设通过使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零碳建筑项目已经在实施,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比克电池副总裁樊文光表示,当下动力电池市场形成了方壳/刀片、软包、圆柱三种形态三分天下的局面,各方面的性能优势决定了大圆柱动力电池是未来5-10内中高端电动车的最优解。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由电池包能量密度和整车能量效率决定。更高的安全上限使得圆柱电芯可以支持高镍三元811正极、含硅负极等更高能量密度的化学体系。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企已经敲定了未来5-10年的动力电池方案,经济型采用方壳或刀片磷酸铁锂电池,中高端采用三元+大圆柱电池的布局。据比克已收到的客户需求结合行业信息判断,到2025年大圆柱电芯至少占全球动力电池30%以上的市场份额,超过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需求量。

固态锂电池研发商卫蓝新能源的首席科学家、创始人李泓在论坛上透露,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汽车合作,计划基于 ET7 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 1000 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电池包达到 150 度电,能量密度为 360Wh/kg。这款固态电池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开始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卫蓝新能源近日得到了小米和华为哈勃的投资。据企查查APP显示,3月24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为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名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5803.68万元增加至6136.73万元,增幅5.74%。

 

近年来,钴、锂、镍等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供需关系的日益紧张让新能源产业中下游面临成本压力和“卡脖子”风险。通过梳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各大行业巨头的观点可知,布局上游资源、发展电池回收、加速技术创新已成了动力电池厂商乃至新能源车企应对供应链危机的共同举措。

作为行业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是动力电池电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稳固行业地位、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据东吴证券研报分析,2022年锂电技术为重要方向,龙头引领技术升级,龙头优势进一步提升。电化学体系升级以正极为核心,超高镍化与锰铁锂化为趋势。结构体系创新以大容量、高集成化为趋势,4680电池、CTP/CTC技术及刀片电池为主要方向。新电池技术路线方面,钠电池稳步推进,短期为补充,半固态固态为长期方向。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供需关系改善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重新站上8万元/吨
证券日报 2024-11-15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回应新能源汽车6大质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3-17
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待解: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周期性调整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20
汽车产业或进入“微增长”时代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隐忧浮现
上海证券报 2023-06-11
亿纬锂能海外布局大圆柱电池产能 拟近百亿投建匈牙利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3-06-10
亿纬锂能拟斥资超150亿扩产 2022年营收同比增幅达110%
证券时报·e公司 2023-01-19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提速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2-12-19
远景动力将在美国建设新工厂 为宝马集团供应圆柱电池
界面新闻 2022-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