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朱大庆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力障碍组)比赛中为中国代表队摘得首枚奖牌,“雪飞燕”继续闪耀着熠熠光辉,而那一刻,外交学院志愿者张元世男也在现场。“冬残奥会期间,延庆高山滑雪将迎来共30个小项的比赛,作为志愿者,我将用实际行动续写志愿精神”,张元世男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第一天时就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张元世男就读于外交学院,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全程服务完北京冬奥会后,张元世男将继续驻守在“雪飞燕”,为北京冬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冬奥会的志愿经历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沟通、交流、应急能力,这让我对北京残奥会的志愿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为延庆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媒体中心的一名专业志愿者,张元世男的志愿工作岗位是记者工作间助理。冬奥会期间,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好场馆媒体中心记者咨询台。早晨6点出发,到达场馆媒体中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当日所有的信息,例如出发名单、场馆开放时间、防疫清单等等,并随时准备好解答记者们的问题。冬残奥会期间,志愿团队设置了岗位轮换制度,张元世男不仅需要负责咨询台的工作,还要负责维持大厅秩序、对进出人员进行验证等工作。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他也对场馆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完善,并更换上了残奥会的标识。
冬残奥会第一天,一位来自日本的记者坐着轮椅来到了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媒体中心,作为记者工作间助理,张元世男体贴入微地为其提供了志愿服务。“服务一些残奥记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包容尊重。在志愿过程中,不能想着对方特殊,就表现的过于主动和积极,让对方既得到帮助又感到内心舒适才是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张元世男说。
虽然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与记者“打交道”对于张元世男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张元世男通过2022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选拔训练营入选成为一名冬奥专业志愿者。他曾经也在新华社等媒体机构实习,参与过2020东京奥运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工作,翻译、撰写过多篇稿件,所以记者们如何工作、需要用到什么他都“门儿清”,而作为一名语言专业的学生,张元世男主动学习了各国的招呼用语和记者朋友们问好。
此外,张元世男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高山滑雪中心媒体运行志愿者组长,他每天都需要统计媒体运行40多名志愿者的签到情况以及次日的通勤情况,及时准确地将相关活动信息通知到每一位媒体运行的志愿者,打造出连接志愿者领域和场馆业务领域沟通的桥梁。在这份工作中,他收获的不仅是管理经验,更是结交了一群可以并肩作战的志愿者小伙伴。
提到对冬残奥的感受和期待,张元世男说:“冬残奥会服务期间正好面临开学,但我们主管特地根据大家的上课时间提前排好了班,这样能尽可能地让我们兼顾学习和志愿服务。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以来,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这场冬奥盛会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标志性意义。服务于媒体,就是助力国内外媒体和记者讲好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人生难得的机会,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会继续积极投入到志愿工作当中,由衷祝愿冬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