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小寒: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儒风大家 2022-01-05 20:00

民间常说:小寒胜大寒。

小寒节气,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万物负阴抱阳,此时天地阴气重、阳气少。

要注意滋补保养,过好一年当中最冷的15天。

1

吃好三样

冬笋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

入冬后的饮食,自然少不了埋在地中的“根”。

冬笋味甘、性微寒,味道非常鲜美,有“地下软黄金”之称。

《千金要方》中记载道:“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

冬季天气干燥,人们又难免贪食大鱼大肉,很容易导致上火。

这时吃点冬笋,可以清热、滋阴、生津、化痰。

对于神思倦怠、肢体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黑豆

扁黑豆有补气养肾的作用,而盐味咸入肾经,所以用盐炒黑豆,可以增加黑豆补肾的功效和作用,同时对补养身体,固精益髓等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

注意事项:每日吃5~6颗为宜,一般吃2周左右,如果吃完有腹胀、肚子不舒服的情况立即停止服用;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不建议长期吃。

挑选:选择扁而小的雄黑豆,补肾效果更好。

燕麦

俗话说“五谷杂粮,燕麦称王。”

每100g纯燕麦,约含有15g蛋白质。

是大米、小麦的1.6-2.3倍,居谷类食物首位。

燕麦中的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成分含量在谷物中也都属于前列。

是很好的营养素来源,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越是寒冷的季节,心脑血管发病越多。

多吃燕麦,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

喝好三样

梨汁

冬季多发感冒咳嗽,适合炖煮梨汁,有清润止咳的功效。

炖梨要选雪花梨或者鸭梨,雪花梨偏向于润肺,鸭梨偏向于止咳。

梨子性寒,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加入桂圆调和梨汤凉性;

加入百合、银耳,能增强梨汁润肺的效果。

梨皮能润肺消风,煮梨时不要去皮,效果更佳。

羊汤

俗话说“每天一碗汤,胜过良药方。”

隆冬时节,炖些汤汤水水,一碗下肚,浑身热乎。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尤其是老年人,羊汤是最佳选择。

羊肉滋补填精,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生姜散寒,和羊肉同煮,则还能缓解神疲乏力。

隔三差五煲上一锅,能健旺阳气、抵御寒冷。

黄芪水

中医讲:人由气生。

元气充足,人的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才能够正常运行;

元气虚衰,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百病丛生。

气虚症状的典型表现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

冬天进补首先要进补元气,李时珍称黄芪为“补气第一要药”,五脏之气都可以补。

取黄芪10-15克,滚水冲泡代茶饮,方法简单。

长期坚持饮用,效果非常显著。

3

做好三样

防寒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过后,就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小寒为一年中阴邪最重的时期。

一定要防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尤其肩头部、颈部、脚部,更要倍加呵护。

防燥

入冬供暖后,天气燥而干,人也容易烦闷不安、虚火旺盛。

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症。

此时,最需要的是早卧晚起,及时补水,养阴生津。

让体内津液,濡养四肢百骸以及全身皮毛。

防风

小寒节气,人体阳气潜藏,谨防冷风伤人。

一旦受到外风侵袭,轻则感冒、发热、咳嗽。

严重者还可诱发高血压,脑中风,癫痫,偏瘫等疾病。

受到风寒,也许当时不会发作。

时间一长,鼻炎、咽炎、风湿就都找上门来了。

出门戴好帽子、围巾、口罩、手套,避免冷风对人身体的直接刺激。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新华社 2025-01-03
1月5日小寒至,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新华社 2025-01-03
养生|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顺秋之性,收敛躲避
诗词天地 2024-09-18
白露丨露白秋凉,注意“护四处,吃三样”,愿你平安无恙
诗词天地 2024-09-07
秋季时令水果纷纷上市,怎么吃更养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30
清明 | 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南师国学堂 2024-04-04
小寒后多喝3碗肉汤,身体好得不得了!
健康全说 2024-01-17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疾控U健康 2024-0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