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1-12-19 17:36

作为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中的一颗明星,中国北方重要史前文化、距今约4000-33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关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红山文化晚期中国北方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高级文明社会。”长期致力于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强调布局和规划,管理有序,等级分明,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18日至19日在北京线上线下结合举行,刘国祥研究员在论坛上做《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学术报告,披露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研究最新进展和相关文化对比研究成果。

资料图: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二道井子遗址出土彩绘陶器及玉器。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聚落选址布局有严密规划设计

刘国祥介绍说,二道井子遗址是目前考古发掘揭示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为探讨辽西地区早期青铜时代聚落的形制布局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二道井子遗址南北长190米、东西宽140米,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房址、窖穴、院墙等组成。其中,房址149座,除2座为半地穴式外,其余均为地面式建筑。房址平面形状以圆形为主,面积一般为30-60平方米,最大可达110平方米。

已有考古发现表明,二道井子聚落从营建之初就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规划与设计,从早期到晚期均以位于中心位置的大型房址F8为核心进行布局。F8周围修建有可用于集会的广场,其他房址在广场以外的区域各自营建,同一家族在各自范围内居住。西北部的建筑具有祭祀功能,东部地势较高处建有哨所类建筑。

聚落早期多为单体房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房址结构趋于复杂,附属设施逐渐增多。晚期阶段出现面积相差不大、结构也大致相同的成组院落,院落之间有小巷相连,既相互独立,又不失联系,规划整齐,秩序井然,体现邻里和睦、和谐相处的对内社会关系。

从聚落的整体布局看,二道井子聚落营建之初,先将遗址东、南、北三侧的自然冲沟与河流改造为壕沟,再将人为修建的壕沟与之相连,形成四周环壕的防御之势。外围的环壕、城墙与内部的房屋均有多次维修与重建的过程。

刘国祥指出,通过对二道井子聚落周边2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基本每隔5公里即分布有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表明当时的社会已具有相当严密的组织性,不仅遗址内部有明确的布局要求,聚落之间的选址也经过规划。

此外,这种强调规划设计在墓地上也明确体现,大甸子墓地是目前规模最大、发现墓葬数量最多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其墓主人头皆朝西北,墓葬与墓葬之间间隔有序且基本不见叠压打破关系,表明当时地表应有各墓葬位置的标志,墓地被有秩序、有管理、不间断地使用相当长时期。整个墓地可分成北、中、南三个大区,各大区之内依相对集中的情形可分为若干小区,各小区内部又可根据随葬陶器形制和纹饰等差异,再进一步细分成若干家族。

社会等级分明冲突加剧防御增强

刘国祥表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家畜饲养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明显,社会内部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有力,在对外关系中,战争因素非常突出。

聚落内部社会分化等级分明方面,二道井子聚落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标志性建筑F8体量巨大、墙体厚重、结构复杂、做工精细,在周边广场衬托下显得极其高大、威严。

墓地中的分化现象也表现明显,大甸子墓地共发掘804座墓葬,按墓圹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二道井子墓葬多数属小型墓。大甸子M726墓在墓地中墓口面积最大,出土随葬品20件,其中9件为彩绘陶器,代表大甸子等级最高的墓葬。二道井子墓地共发掘墓葬268座,仅在M138墓壁龛内出土3件彩绘陶器,也是墓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这两处墓地不仅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社会分化日益明显,也说明是否随葬彩绘陶器以及随葬彩绘陶器数量和组合关系的变化,能准确反映墓葬间的级差,是划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墓葬等级高低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冲突加剧系统防御功能增强方面,刘国祥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辽西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社会矛盾与冲突空前加剧,标志之一便是设防城邑的大量涌现,与新石器时期环壕聚落相比,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更加注重防御功能,一般都建在易守难攻的近水高地之上,通常挖有较深、较宽的环壕,规格较高的聚落筑有厚重而高大的城墙。

社会冲突加剧的考古实物证据之一,便是制作精良的骨镞和石镞的大量出土,以骨镞为主。二道井子聚落就发现数量众多的骨镞,大多为兽骨磨制而成。此前发掘过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丰下遗址发掘出土20件骨镞与石镞,蜘蛛山遗址发掘出土9件骨镞,药王庙遗址发掘出土9件骨镞。

“由此可见,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内出土骨镞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从骨镞的形制看,前端刃部断面呈正三角形,后端则出现了便于牢固安装箭杆的铤,具有射程远、突刺深的特点,杀伤力更强。”刘国祥说。

他表示,从考古学文化面貌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变化非常显著,三足陶器已取代延续数千年的平底筒形陶器,出现大量注重防御功能的大型石城址和建在山梁顶部的大型祭祀中心,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时期盛行的彩陶消失,彩绘陶兴起,金属制品不断增多。

这些变化都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进入等级分明、礼仪规范通行和增强对外防御的早期国家阶段,随着该文化的发展和进一步崛起,辽西地区进入高级文明社会,对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格局也产生重要影响。

与周边文化之间交流密切互动影响 

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有何关联?

刘国祥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在继承当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二里头文化、先商文化、岳石文化等多种因素发展而来,成为当时东北发展水平最高并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同一时期,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西北地区的石峁文化等都有密切交流互动,并对商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他说,大甸子墓地出土24件陶质鬶、爵、盉,与偃师二里头遗址和洛阳东马沟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相近,应为以二里头文化同类器为原型在本地所产。铜、陶质鬶、爵、盉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酒礼器,而大甸子出土陶质鬶、爵、盉的墓葬多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中期的高等级墓葬,说明自夏家店下层文化中期开始,两地社会统治者之间便存在文化交往关系。

近年来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发掘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广阔西部地区存在着非同一般的交流关系:石峁皇城台南护墙发现数十件精美石雕,其中的卷曲纹图案,与大甸子彩绘陶中的“C”“S”形卷曲纹如出一辙,且都是作为兽面纹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城台多处“眼纹”石雕,也大多可在大甸子彩绘图案中找到存在传承关系的类似者;包括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内,辽西地区多处遗址发现的口簧都受到石峁骨质口簧影响。

刘国祥特别指出,不同于中原与辽西地区的交流模式,石峁的文化输出带有更多的扩张与战争因素,如石峁城内及东门外发现多处砍斫头颅集中掩埋的祭祀坑,经体质人类学及古DNA研究,其中部分个体可能来自夏家店下层文化。

比较研究还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风格直接影响到商文化:二里冈时期的铜器兽面纹就出现极为相似的大甸子彩绘图案;商文化青铜纹饰中的圆眼或“臣”字形眼及卷云纹,也源自夏家店下层文化;晚商殷墟妇好墓中发现玉玦、钩形器、勾云形玉佩和牙璧4件玉器,属于典型的辽西玉器风格,应属于北方草原地区遗玉,由夏家店下层文化获得并输入殷墟。

此外,夏家店下层文化发达的占卜技术、彩绘陶设计与制作工艺也传播到中原地区,尤其是彩绘纹饰对中原地区夏商青铜器兽面纹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刘国祥表示,结合植物、动物考古证据与生产工具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以粟作农业经济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作为重要的辅助性取食手段。农业经济发达,也成为承载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和发展的雄厚基础。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东北青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起引领作用,伴随其发展与壮大,夏家店下层文化也不断与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将自身先进的文化因素辐射到其他地区,对中原夏商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发挥出重要推动作用。

文/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新突破:呼斯塔遗址发现方形石围封土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7
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出炉 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考古等入选
西安晚报 2025-01-14
汉惠帝安陵陵邑考古新成果发布:出土“安陵令印”等封泥 居民墓地统一规划
西安晚报 2025-01-06
15个重要考古项目参评年度“陕西六大新发现”
西安晚报 2025-01-03
良渚遗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国”最新进展发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2
考古发现!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墓葬呈现中国北方鲜卑文化特征
央视新闻 2024-01-08
聚焦中华文明起源 良渚等考古项目有新发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浙江云和:独山遗址考古发现38座西周墓葬
新华社 2023-06-04
最新评论